Page 22 - Vol.11
P. 22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同市場的建立,驟然地帶來了整體
圖一、1951 年 法國水晶宮設計圖
的經濟繁榮,促成勞動者與技工的
缺乏,加上北歐區域地理上自然條
件的限制 - 施工期限等各種因素的
衝擊,迫使房屋建築施工法加以修
正改良,因此預鑄構造開始大量應
用於建築方面。
預鑄工法特性
「預鑄工法」即將結構物的組成單
元分別預先製作,再經由不同或類
似構件單元的組合或配合場鑄混凝
土組合成結構體,有時為了實際的
需要,預鑄構件亦可施加預力以增
加結構的強度。而預鑄工廠就是生
產預鑄單元的工廠,將生產完成的
版片單元運送到現場利用吊車或其
圖二、預鑄工法流程示意圖
他吊裝機具進行組裝,如同鋼結構
一般。因此,預鑄結構的單元生產
無論是場鑄或預鑄,其生產流程和
現場製作的流程大致上是相同的,
所不同的是在預鑄廠會考慮到自動
化生產及生產力的提升問題,所以
將原來的生產流程,分成幾個並行
的作業,同時進行,將傳統現場施
工的營造業轉變成工廠生產的製造
①工廠生產 ②工地組裝
業模式。預鑄工法示意流程如 圖二 。
而在晶圓廠房短時間內需完成大量
結構體工作的專案特性,預鑄工法
可以有效大量降低對傳統人力的依
賴、現場假設工程的鷹架、模板物
料,降低施工環境的複雜度和維持
③工地灌漿接合
施工動線的暢通,可有效提昇管理
的效益。
預鑄工法優點
十個月內必須完成廠房主結構體, (Monier)首先取得預鑄混凝土
預鑄工法主要優點為穩定品質,例
由地下二樓至地上三樓的無塵室 (P. C.)工法的專利,一九五一
如地下 2 樓的 9 公尺高柱,預鑄
華夫板 (wafer slab) 結構體,傳統 年,倫敦博覽會以不到六個月的施
的柱子可在工廠生產時,穩定的控
施工需要大量模板工及鋼筋工等技 工時間,完成了令世人矚目的水晶 制品質,主要因為預鑄生產將傳統
術工種,要在此條件下達成十分困 宮(Crystal Palace),如 圖一,即 工法站著垂直生產的柱,改成躺著
難,因此局部結構採預鑄工法來施 是充分發揮了預鑄的精神。 水平生產,使得混凝土品質均勻穩
工,以解決技術工不足問題。
其後預鑄仍持續進展,然而當時 定,減少產生蜂窩的可能性。
仍視為臨時性的營建技術。直至
然而預鑄現場施工時不需要支撐以
一九三○年代,預鑄的實用化構想
及不需模板的物料,由於假設性工
才漸趨成熟,並進入試驗工業化生
程及模板大量減少,工地現場容易
產的階段,歐美各國預鑄工廠也紛 創造安全工作環境,如 圖三 。以機
預鑄工法 紛成立,其間雖因第二次世界大戰 械吊裝,配合少量吊裝工,對模板
而一度呈停頓狀態,但至一九五○ 及鋼筋等技術工依賴性降低,尤其
預鑄工法的起源 年代,因戰後急速的復建工作,而 現今台灣的社會環境變遷,一般青
西元一八四○年,法國人孟尼爾 產生大量的房屋需求;同時歐洲共 年人大多不願意從事高勞力的現場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