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Vol.30
P. 87
圖3、粒狀污染物主要產生方式關係圖 [2]
氣體污染物 粒狀污染物
VOC NO x 乾沉澱物 帶有污染物的雲 乾沉澱物
Hg
NO x
SO 2
VOC
濕沉澱物
CO NO x
汽車 人為來源 天然來源 受納體
自然產生
圖 4、懸浮微粒大小說明 [3]
火山爆發噴出之火山灰微粒;自然
火災如森林與草原之意外大火產生
項目 類別 內容
的煙霧,以煤煙、未燃燒碳化氫
類、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灰燼
依來源 自然界產出 火山爆發、地殼岩石等。
區分 等形態生成大量污染物;土壤侵蝕
人類行為產出 石化燃料及工業排放、移動源廢氣等燃燒行為。
(Soil erosion)產生的土塵微粒經常
依性質 原生性PM2.5 直接從自然與人為活動所排放,在大氣環境中未經化學反應的 存於大氣中,濃度隨地區與季節而
區分 微粒─如天然的鹽飛沫、營建工地粉塵、車行揚塵及工廠直接
排放。 變動。
衍生性PM2.5 自然與人為活動排到大氣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經過太陽光照或其 人為產生
他 化學反應後生成─如燃煤、燃油及燃氣電廠、煉鋼廠、石
化相關產業工廠、機動車輛、船舶、建物塗料、農業施肥、禽 以燃料燃燒、工業製程、交通排
畜排泄及生活污水等。
放、廢棄物燃燒、逸散性排放或經
由氣體的化學反應而形成。人為粒
-6
PM2.5到底有多小?單位:微米 10 公尺
狀污染物的種類可依其來源及形
成機制概分為:物理研磨及傳播、
燃燒灰燼、同相核凝、異相核凝、
液滴揮發後殘留不純物及酸鹼氣體
細懸浮微粒 混合產生鹽類結晶等。受到地形及
PM2.5
沙灘沙粒 花粉、黴菌 灰塵 香菸、煙霧 人類頭髮 氣候的影響,經一段時間混合後,
90 30 10 1 60
在大氣中會發生化學變化而改變其
粒徑 100 m 粒徑 10 m 粒徑2.5~10 m 粒徑 2.5 m 形態及組成。如二氧化硫(SO 2 )、
總懸浮微粒(TSP) 懸浮微粒(PM10) 粗懸浮微粒(PM2.5-10) 細懸浮微粒(PM2.5) 氮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與大氣
約為海灘沙粒,可 約為沙子直徑的1/10 約頭髮直徑的1/8~ 約頭髮直徑的1/28
懸浮於空氣中。 容易通過鼻腔鼻毛與 1/20大小,可被吸 可穿透肺部氣泡, 中的物質經化學或光化反應,形成
彎道到達喉嚨。 入並附著於人體的 直接進入血管中隨
呼吸系統。 著血液循環全身。 二次污染物,如臭氧、燻煙、酸雨
等,這些細小的固態顆粒及液滴組
成的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又稱為氣膠(Aerosol)。
PM2.5的來源複雜 圖3,成分自然 類污染的重金屬元素。
也很複雜。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 粒狀污染物之特性
機碳化合物、硫酸鹽、硝酸鹽、銨 懸浮微粒的粒徑大小有別,小於
鹽。其它的常見的成分包括各種金 粒狀物主要來源及種類 或等於2.5微米(µm)的粒子就稱為
屬元素,既有鈉、鎂、鈣、鋁、鐵 PM2.5。PM2.5的生成機制可分為
等地殼中含量豐富的元素,也有 空氣中粒狀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可分 兩種,皆可能由自然界或人為產
鉛、鋅、砷、鎘、銅等主要源自人 兩大類。 生,如 圖4 。
300mm FABS FACILITY JOURNAL JUNE 2018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