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Vol.43
P. 5

1.  前言                                             ③ 廠商維護應變人員入廠慢且技術水準參差不齊
                    廠務組織是工廠永續營運最重要的基礎之一,為工廠                            南京廠務支援廠商分佈範圍較廣,如 圖3。其中40%廠商
                提供穩定可靠的水、電、潔淨空調和氣體化學系統,並保證                         分佈在幅員遼闊的大陸各地,廠區突發異常時,人員到廠支援
                這些系統的穩定和品質。而廠務最基本的工作是值班運轉和                         時間從2小時到24小時不等。另外20%廠商需要從海外派遣。
                設備保養,同時爲使設備降低運轉風險,也需要實施一些系                         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因防疫政策,入境人員需14~28天的隔
                統工程改善,還必須配合工廠產能的要求進行系統的擴充。                         離時間,給廠務的維護保養帶來很大的困難。以水處理課的純
                總結以上,廠務組織的工作分爲三大塊:值班運轉、維護保                         水系統年保養廠商Organo爲例,本應由日本派專人進廠進行
                養、工程改善。                                            保養,但因為其公司防疫政策而無法如期完成保養內容。
                    台積電廠務組織依工作內容按課級單位執行,分爲儀
                電、機械、水處理、氣體化學四個課,如 圖1。值班主要由                                                  幼苗期_8人(17%)
                工程師以三班方式執行;維護保養由TXM和委外廠商共同執                                                      資深前輩_2人(4%)
                行;工程改善由工程師負責掌控,委外發包執行。這樣的組
                                                                                                   成熟期_3人(6%)
                織架構是台積廠務自2014年合併為300mm FD後一直執行的
                模式。這種組織架構的優點在於溝通介面少,執行效率高。
                                                                                    青壯期_35人(73%)
                                   南京廠務部(65人)
                                     部經理(1人)   專案(3人)秘書(1人)
                                                                        資深前輩(>10Y)  成熟期(>5Y)  青壯期(2~5Y)  幼苗期(<2Y)
                  儀電課(14人)    機械課(16人)    水處理課(15人)   氣化課(15人)
                   TEM(10人)   TMM(23人)     TWM(18人)    TGM(14人)                 圖2、南京廠工程師年資表
                              TLSM(18人)               TCSM(42人)
                               AMC(7人)

                             圖1、南京廠務部組織架構
                                                                                                      哈爾濱(RA)
                    台積電南京廠務部自2016年成立以來,運轉至今已超過                                                   北京         日本
                                                                                               1650KM  韓國   (Organo)
                5年,因其所在的南京浦口開發區暫未形成半導體產業集群,                                                            1950KM
                                                                                                 南京
                很多配套跟不上運轉需求,所以組織在運轉時遇到了很多不                                                 1380KM
                                                                                      成都            900KM
                同於臺灣廠區的問題,以下歸納幾點:                                                   (Philips)  1130KM
                                                                                                      臺灣
                                                                                             廣州
                ① 工程師積極性與自主能力不足                                                           (Siemens)
                    南京廠工程師年資調查表,如 圖2所示,目前南京廠務
                大都是新鮮血液,由於缺乏一定社會工作經驗,面對枯燥繁
                重的運轉工作,積極性不足。設備維修保養小部分倚靠TXM
                駐廠外包人力,絕大部分發包委託專業廠商執行,工程師喪
                                                                            圖3、台積電南京廠務廠商分佈範圍
                失自主能力,整體動手能力偏弱。同時工程師需要兼顧運轉
                值班和工程改善,輪班意願不高。
                                                                   ④ 南京廠務設備委外保養費用比臺灣高17%
                ② 物料采購週期長
                                                                       由於南京廠所在地區還未形成半導體產業鏈的集群效
                    南京廠目前設備保養的物料80%皆須通過海外運送,經                      應,廠區本身量體也小,物料設備採購需求量不大,不同於
                過一系列的報關、商檢等程序,大致需要三周時間;最後轉                         臺灣每年都有十幾個廠區的整合採購。如local scrubber的保
                陸地運輸,易受到道路管制(長假、大雪、霧霾天氣等不可抗                        養,F16P1A每種廠牌平均只有50台左右,而臺灣整合採購每
                力因素)的影響而延遲,例如機械課的chemical filter以及水處               種廠牌平均有近千臺的保養量,導致南京廠務保養訂單無議
                理課的UF超滤膜都是從日本及美國採購而來。                              價優勢。






                                                                                             FACILITY JOURNAL        09  2021  3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