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Vol.48
P. 123
3.3 台積電廢棄物管理及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4.1.2 廢棄物減量
[10]
台積分三個階段發展廢棄物管理 ,2018年發展到「循 零廢中心預估可處理台積中科廠區每年14萬噸廢棄物(約
環經濟2.0」開始對外銷售自行再生的產品,但產能快速擴張 佔台積公司廢棄物總量20%)。未來持續拓展竹科及南科零廢
仍然使得廢棄物管理面臨挑戰,如上3.2節所述,須加快進程 中心之後,如 圖6所示,預估至2030年可減少台積公司80%
進一步朝向「循環經濟3.0」發展,建立起自己的循環迴圈 的總廢棄物量,將廢棄物總量控制在36萬噸/年(每月3萬噸),
(Loop)達到廢棄物減量,因而催生「台中零廢製造中心」的 並提高DJSI環境效益指標回到2016年之水準。
設立。
4.1.3 碳排放減量
① 循環經濟1.0(Circular Economy 1.0)-廢棄物由委外掩
製程規劃即考慮能源有效利用,採廢熱回收再利用設
埋或焚化,改以委外再利用進行再生及回收。
計,統計因減少能資源耗用、原物料開採量及運輸距離所降低
② 循環經濟2.0(Circular Economy 2.0)-廢棄物由委外再
之排碳量,零廢中心年總減碳量預估約5萬噸(與現況廢棄物委
利用,進階為廠內自行再生,產出具有價值之工業級
外且購買新鮮料相比),約當135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
產品,自用或供異業使用。
③ 循環經濟3.0(Circular Economy 3.0)-廢棄物經再生流 4.1.4 風險改善
程,轉變為電子級原物料再回到台積公司使用,實現 區內集中處理,降低物料到園區外的來回運輸風險,每
搖籃到搖籃概念。 年減少1.4萬車次之國道/省道交通運輸;另因物料在園區內循
環使用,不依附廢棄物處理產業,大幅降低因台灣廢棄物處
4. 實廠規畫 理量能擴充不易,所造成之廢棄物去化風險。
4.1 台中零廢製造中心專案目標及效益
作為全台首座科學園區內的循環經濟專區,對於台積公 4.2 台中零廢製造中心規劃實務討論
司及社會之具體效益如下: 專案規劃涉及多方利害關係人,須透過對內與台積電跨
4.1.1 「生態化工業區」實現產業共生,帶動產業發產 單位合作(牽涉到廠務、採購、法務、財務會計、環安、廢
資課、製程等),以及對外溝通(包含異業夥伴/供應商、科管
應用前文2.2節所述之「生態化工業區(Eco-Industrial
局、環保署、園區公會等),與各單位偕同合作,整體規劃流
Park)」概念,於中科園區「環二」用地設置的零廢中心,將
程及工作項目彙整如 圖10,另外就關鍵項目分述如下。
台積公司產出的廢棄物,再製為電子級或工業級產品,供園
區廠商或重回台積公司製程使用,如 圖9示意。不僅創造區 4.2.1 進駐物料選定
域性產業共生連結,同時藉由邀集各領域專業廠商共同開發 為達成「廢棄物減量」之首要目標,進駐項目選定台積
再生技術,帶動國內循環經濟產業整體發展,建立循環經濟 公司廢棄物量佔比較大之物料進行再生,如 圖11所示,藍底項
示範專區。 目是已於晶圓廠內再生減量項目,排除後專案選定圖中綠底項
目,包含硫酸、污泥、廢溶劑、硫酸銨、異丙醇等,進行再生
規劃,加總廠內再利用及零廢中心量能,預估可減少公司80%
廢棄物委外量。
4.2.2 開發模式訂定
開發模式由台積公司進行整體規劃及utility供應,降低不
同供應商之間對公用設施的重複投資,降低興建成本,更重
要的是借重廠務組織的系統設計及運轉經驗,由台積公司提
供穩定高品質的utility,讓後續資源再生的品質更穩定,有利
再生物料的發展及穩定供應。
• 整體規劃管理:TSMC統一基地規劃開發,中央供應
utilities,空污/水污外排集中監控。
• 專業生產營運:供應商各別設置工廠,負責生產運轉維
圖9、零廢中心循環示意圖 護,收受中科園區廢棄物。廠商設廠項目及技術如 表1:
FACILITY JOURNAL 12 2022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