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Vol.48
P. 121

經濟部工業局自2005年起即推動工業區生態化轉型,迄                     3.  研究現況分析
                  今執行23座工業區能資源整合推動工作,著名案例為「高雄
                                                                     3.1  台積電的製程與廢棄物發展趨勢
                  臨海工業區」,以中鋼、中油集團為主軸,與區內20餘家產
                  業互通蒸汽、燃料及各項工業氣體,形成鋼鐵及石化產業群                            由於先進製程生產的工序越發複雜,導致每片晶圓生產
                  聚的EIP,相互依存創造雙贏,如 圖4示意。針對EIP發展,經                    所需使用的水、電、化學品持續增加,相對的廢棄物產生量
                  濟部亦提出未來精進方向        [02][03] :                      也隨之大幅增加。依先前調查          [08] ,如同 圖5所示,每跨一個
                                                                     製程世代廢棄物增量至少40%。
                  ①  電力、蒸汽、純水採區域性供應規劃。
                  ②  園區內產生量大且亟待處理的副產品或廢棄物類型,採
                     減量及資源循環方式。
                  ③  引進具生態鏈結效益的產業進駐工業區。
                  ④  原本需送至較遠地方進行處理及資源化者,優先改為送
                     至鄰近機構處理。
                  ⑤  原本需採用掩埋或焚化處理方式者,改為使用資源化方
                     式處理。
                  ⑥  原本需採用資源化方式處理者,尋求邁向減量、再使用
                     及高附加價值資源化技術處理。
                                                                              註:成長趨勢以目前的運轉狀況預估N5滿載後情形,尚
                                                                              未包含再生能源、再生水、零廢中心等先進專案之貢獻。

                                                                               圖5、不同製程世代廢棄物成長趨勢



                                                                        除了上述製程演進帶來的影響,產能擴充也為台積公司
                                                                     帶來廢棄物量的大幅成長廠務團隊自2015年起致力發展「廠
                                                                     內回收」,推動多項專案,包含:廢硫酸回收、電鍍銅鈷、
                                                                     硫酸銨結晶、冰晶石等多項技術,至2020年廠內回收技術每
                                                                     年為公司減少約15萬噸的廢棄物委外處理量,等同公司廢棄
                                                                     物委外減量22%,,雖已大幅減少廢棄物產出,但每年需委
                                                                     外處理的廢棄物仍持續上升,依公司產能規劃預測廢棄物產
                                                                     出情形,若未有更積極的作為,至2025年廢棄物委外將達100
                                                                     萬噸/年以上,如 圖6。
                         圖4、高雄臨海工業區能資源交換示意圖             [07]

























                                                         註:廢棄物增長趨勢為2020年11月廠務向董事會提案零廢中心之簡報內容,後續依公司營運狀況滾動檢討。


                                                圖6、TSMC廢棄物委外處理實際量與長期趨勢預估

                                                                                              FACILITY JOURNAL        12  2022  119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