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VOL.53
P. 124

VOL.53 廠務季刊       近自然林復育













              頻繁的火燒也導致土壤性質的改變,大肚台地的地質                         濟造林目的在於短時間收成砍伐,因此多以無性繁殖
              以礫石層為主,頻繁及久遠的農業行為導致土壤淋                          之組培苗或阡插苗居多;但實際上透過種子所萌發存
              溶及風化作用嚴重,使得本區 70% 土壤皆以紅壤為                       活後之苗木更為健壯,生長適應力高、可減輕後續養
              主,紅壤特徵為粘重、密實、強酸性、肥力較瘠薄、                         護成本,在生態造林上具有成本低、可大面積應用等
                             [07]                                 [10]
              陽離子交換能量低         。根據針對大肚山重複火燒區域                 優點    。其中蔡志豪等人於 2018-2020 年共出栽種
                            [05]
              土壤性質的研究         ,火燒會造成土壤容積密度 (bulk              植了 57 種 986 株大肚山原生植物,存活率皆不低於
                                                                                        [11]
              density) 的上升及土壤有機碳含量的下降。總體而                     84%,顯示生態造林的可行性高             。另外對於大肚山
              言,本區的土壤貧瘠乾硬且保水力差,適合造林的季                         這類外來草種十分容易入侵繁茂之地,除了使用木本
              節集中在及春雨及梅雨期間。                                   植物直播造林 ( 如圖2 山鹽青 ) 之外,也可撒播原生
                                                              之草本植物 ( 如圖2 蠅翼草 ),以覆蓋裸地並阻止外
                                                              來草種入侵擴散,有效減少養護後續的困難。
              2.2  生態造林方法
              生態復育十分講求因地制宜,任何一個生態復育計畫
                                                                              喬木_山鹽青
              與成本、技術、自然環境、社經條件等息息相關,應
              具有其各自的最佳處理對策。近自然林理論最早由德
              國科學家提出,強調尊重森林生態系統自身的規律,
              實現生產可永續和生態可永續的有機結合。實際作法
              為 : ➀把單一林分數種結構調整為多種樹種組成的狀
              態;➁把同齡結構調整為異齡結構;➂把單層的垂直
              結構調整為多層的林份垂直結構狀態。並透過這些人
              為調整提升森林的蓄積量、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病蟲
              害發生減少及水土流失降低,以實現經濟效益、生態
                                 [08]
              效益的雙增長達到森林           。

              中科台積電廠區為一開發基地,根據李冠賦等人的研                                         地被_蠅翼草
              究調查   [09]  大肚台地土壤種子庫的組成,顯示歸化植
              物為該區土壤種子優勢,數量遠超過原生植物,對潛
              在自然植群造成嚴重入侵污染,影響其森林自然恢復
              過程的物種多樣性。因此若單純期望土地能自生演替
              恢復,放任不做任何處理的情況下恐怕很快就會被外
              來雜草入侵佔據,因此須要以人力介入的生態復育造
              林方法來促成森林恢復。生態造林的方法可簡分為苗
              木出栽 (transplanting seedling)、種子直播 (direct
              seeding)、豐增補植 (enrichment planting);苗木
              出栽是最常用的方法,即採種後在苗圃培育苗木,再
              將苗木種植於造林地上;種子直播是採種後,經適當
                                                              圖 2:種子直播是生態復育造林的方法之一
              處理於適宜時機直接撒播種子於造林地,但其技術困
              難較高、成苗率低;豐增補植是在初次造林之後,再
              補植某些樹種來改善森林品質,包括補植無法天然拓
              殖或珍稀的種類,以及在社經文化或生態上有用的種
              類。值得一提的是,種子直播法因為要篩選到基因優
              良且可大量結實之母樹不易,且又必須花費時間等待
              樹木開花結果,在傳統經濟造林較少被應用,一般經


              ���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