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VOL.53
P. 125
TSMC/ Facility Published
研究方法
3.1 篩選大肚山適宜之植物種類 溫度乾藏;➁中間型種子,如櫸木,種子乾燥後放在
5℃溫度儲藏;➂異儲型種子,如殼斗科及大部分樟
要恢復大肚山應有之森林,首先應建構本地之參仿 科樹種,混合濕介質,放在 5℃溫度濕藏。
(reference) 生態系,而建立復育目標樹種清單是參
仿生態系的基本要求。在「生態復育實作之國際標準」 為提供大肚山苗木出栽造林所需之苗木,利用所採集
[01]
首要關鍵概念即是:生態復育實作是基於適宜的當 之種子或枝條進行苗木培育。其中,除少數種類以枝
地原生參仿生態系,並考量環境之改變,使用參仿生 條進行扦插繁殖之外,大部分的種類均以種子進行苗
態系做為復育地的模型或目標。 木培育,育苗方式包括種子直播育苗、播種育苗箱後
再移植育苗,育苗前必須注意種子是否需要預先層積
選擇復育目標樹種,可從調查造地林內或周邊的殘存 處理,打破種子休眠後再播種。苗木培育之細節及注
林相著手,中科管理局於 2015 年所編之本地環境影 意事項等,目前國內已有許多育苗專書,可提供育苗
響說明書中共記錄了 89 科 244 屬 301 種植物;蔡智 相關實務之參考,如:郭幸榮 (2007) 育林手冊、李
豪等人透過分析大肚山與鄰近山區 ( 大坑、火炎山與 明仁 (2010) 育林實務手冊、林世宗 & 郭幸榮 (2018)
八卦山 ) 的標本紀錄、植群研究文獻,以及現地調查, 育苗造林,此外,黃裕星 (2012) 曾提出臺灣育林研
推估大肚山過去可能存在的樹種,並建議排名前 112 究的方向、簡慶德 (2013) 提出 18 種重要造林樹種育
的樹種應優先被列入復育清單 [12] ;陳玉峯論及大肚台 苗作業規範之制定,均可提供育苗相關的專業資料。
地的生態綠化,也建議了 100 多種的適宜植物種類 [13] 。 目前一般育苗書籍或資料,殆以常見造林樹種為主,
對於白葉釣樟、降真香、內冬子等具地方特色、之鄉
藉由相關資料的蒐集分析、實地調查、多位專家判斷
土樹種苗木仍有待進一步累積其育苗相關實務工作。
的共識,我們共列出了 153 種的復育目標樹種清單。
圖3 為原生植物之採種與育苗的相關工作案例。
除了目標稀有物種以外,也包括了較能於本地存活的
速生樹種如相思樹、苦楝、光臘樹、山黃麻、構樹、 目前本計畫已能掌握狗花椒、天料木等珍稀植物之育
山鹽青等,這些種類大多具有骨架樹種 (framework 苗技術,其相關細節包括標定母樹座標、掌握果熟時
species) 的特徵,亦殆屬先驅樹種可快速生長,可在 節、採集種子、種子處理與儲藏、培育苗木,此等珍
較短時間內形成鬱閉樹冠以蔽抑雜草族群,大幅增加 稀植物之苗木生產規劃如圖4 所示;待苗木逐漸養成
存活率並減少後續維養成本。 大苗後,須於出栽前進行苗木馴化以適應野地環境,
再配合適宜季節及天氣進行苗木出栽。
3.2 採集種子與培育苗木
3.3 苗木種植後維護管理
為準備森林復育所需的林木材料,有必要配合種子成
熟之適當季節,廣泛進行復育區原生樹種的種子採集。 剛出栽之苗木對乾旱、雜草競爭等環境逆境特別敏
採集種子之目標樹種主要來自於:➀結合植群資料及 感,因此有必要針對各種植物所需之生存條件進行調
環境因子分析,從中篩選出大肚山之現生及潛在的植 控,以照護其渡過苗木階段,而順利成長為成熟植株。
群樹種;➁過去在大肚山苗木種植及種子直播之成效
較佳者;➂實際上當年度可採集獲取到種子的樹種。 此外,珍稀植物如狗花椒屬於林下物種,一方面需要
其周邊速生樹種之遮蔽保護與改善生育地微環境,另
林木種子採集後須進行必要的處理,例如楓香果實經 一方面速生樹種若過度生長時將壓迫珍稀植物之生
乾燥後將種子從圓球型蒴果中脫出、青剛櫟種子則可 存。為使珍稀樹種可順利成長,有必要施予專業護管
利用水選法篩選出沈水而飽滿的種子。而種子採集後 措施,其養護工作必須因地制宜,並配合植物各生長
至播種前 ( 包括於苗圃播種育苗、於現地種子直播造 階段所需之條件,進行環境調控與周邊植栽修剪,將
林 ) 常須先因應不同的種子特性加以儲藏,種子儲藏 速生樹種之壓迫競爭轉變為對珍稀樹種之適度蔽蔭及
可簡分以下 3 類 ( 簡慶德 2013):➀正儲型種子,如 保護。
楓香等,應將含水率降至 5%,密封後放在 0℃以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