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Vol.06
P. 32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劃
Compressor Operating Sates 載 ),其運轉電流大約是153~160 A;相反地若系統壓
with Valve Position
力過大,空壓機則稍微開啟旁通閥門開度,讓部分生產
的空氣排掉來降低系統過高的壓力,其運轉狀態將會
調整至一般負載 (Load) 或最低負載 (Min Load) (inlet
valve 60~80%,Bypass 0~30%,輕負載),運轉電流
大約可下降至144~152 A。由於運轉中的各台空壓機因
為管路長度及機台新舊狀態有些微差距,故運轉四台空
壓機,常常會形成三台重負載,一台輕負載的狀況,而
導致各運轉電流大小不均,而且這種多台生產機台並聯
供應的模式會因為「各自為政」,造成CDA系統壓力不
穩定現象。
輕負載 重負載
143~152 A 153~160A
圖二、空壓機起停機狀態與進氣/旁通閥總覽
F12 P1/2 i-ASC系統建構計畫
As Is To Be
各司其職 , 整合系統 ,
單打獨鬥 互相支援 減少浪 (英格索蘭公司) 針對離心式空壓機問題做進一步
氣體額 ASC (Air system controller) 費增加
外浪費 IR
收益 的檢討,發現這種多台生產並聯供應的模式需要
一個額外的控制平台,才可避免這種「各自為政」的
Full. load Min. load Min. oad Min. oad
l
l
5%
CDA-3 CDA-4 Bypass Bypass CDA-3 CDA-4 Bypass 窘境,減少每台為了追逐系統壓力上的平衡卻浪費額
20%
運轉中 運轉中 5%
Max. load 運轉中 Min. oad 運轉中
l
Bypass 外的能源,於是開發出新的監控軟體ASC(Air System
CDA-2 CDA-5 0% CDA-2 CDA-5
運轉中 Standby 運轉中 Standby
Min. load Min. oad Controller ) ,如圖三,一方面可監視空壓機即時狀態,
l
CDA-1 CDA-6 Bypass CDA-1 CDA-6 Bypass
10%
Standby Standby 5%
運轉中 運轉中 另一方面則可下達系統指令,讓運轉中的空壓機即時的
CDA-7 CDA-7
Standby Standby 微調與系統壓力的差距,減少進氣口閥開度儘量保持在
最小出力狀態( Minimum running status),來達成運轉電
Air POU Air POU
圖三、空壓機安裝i-ASC系統前後比較簡圖 F12 P1P2 流下降的目標,更有助於系統壓力的穩定性。
CDA ASC benefit
因為CDA 空壓機系統會影響全廠供應,針對ASC 控
制模組,十二廠一、二期先考察其他家公司實際裝機運
轉的狀況,在2010年11月觀察某電子公司( IC封裝廠)
CDA空壓機 的IR空壓機系統加裝ASC控制後的穩定性,確定其安裝
的必要需求如下 :
使用狀況與問題 A.越多台離心式空壓機才越有經濟效益 (Need majority
of CDA compressors) 。
離 心式CDA空壓機由於無法變頻,以 B.風量需較小於最大生產風量 (Need CDA's running
致於其生產出來的壓縮空氣只有兩條
flow < Maximum CDA flow) 。
路可走: 被機台使用掉或是排放至大氣環境 C.需要英格索蘭公司生產之離心式空壓機 (Need IR
中避免系統壓昇; 以十二廠一、二期為例, company's CDA compressor) 。
四台生產出來的32,000 CMH 空氣中只有 隨後進行硬體方面的建設,包含通訊雙絞線拉線工
28,000 CMH 真正的使用 (實質4000 CMH 程、橋接器 (Ethernet Bridge)與電腦主機安裝、CDA 控
的空氣於排放閥排放掉,約12.5%)。 制盤內控制通訊模組 (UCM)安裝及測試,而英格索蘭公
離心式空壓機本身具備節流功能,依照 司則對軟體部分進行修改,所有工程部分在2011年初即
各台壓縮機的本身設定對主系統壓力來微調 完成。
進氣閥門( Inlet valve )與旁通閥門( Bypass
valve )的開度,如圖二所示,若進氣閥門
開度(實心黑線)越大,空壓機電流負載則越 CDA 運轉成本分析
重,旁通閥門(空心黑線)相對地關小甚至全 與實際測試
關來提高使用率,其運轉狀態也會依比例調
整至最大負載(Max Load)或全載(Full Load) ASC 軟硬體工程結束後,要如何平順地連結原有
(inlet valve 80~100%,Bypass 0%,重負 在 空壓機的控制面板並正確辨別訊號是重點中的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