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Vol.23
P. 62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表 1、貢獻生物急毒性之半導體製程廢水             表 2、2015 年十五 A 廠區生物急毒性 (TUa) 申報數據


               廠區毒性    項目                      Phase   物種    Sample 1   Sample 2   結果   Sample 1   Sample 2   結果
               物質來源
                                               P1     脊椎     <1       <1       PASS   <1     <1       PASS
               機台排放    氟鹽、TMAH、NH 3 -N、銅、
                       H 2 O 2 、介面活性劑                 無脊椎    >5       >5             >5      >5
               系統殺菌    氯鹽、非氧化性殺菌劑、次            P2     脊椎     2.63     1.91     Fail  1.37    <1       PASS
                       氯酸鈉
                                                      無脊椎    >5       >5             >5      >5
               生活廢水    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懸
                       浮固體                     P3     脊椎     >5       >5       Fail  >5      >5       Fail

               系統操作    樹脂再生廢水、pH 加藥控                  無脊椎    >5       >5             >5      >5
                       制、混凝/膠凝劑、懸浮固
                       體、腐蝕抑制劑                 檢測目的          申報採樣                    CTSP採樣(資料收集)



             表三、次氯酸鈉與殺菌劑對放流水生物急毒性之影響

               Name                    IARC   CMR 1   水環境毒性     實際放流濃度(mg/l)    LC50 (mg/l)


               次氯酸鈉                    3      無       急毒性       78.92           0.038 - 0.065 mg/l (96 hours)
                                                      第1級                       大鱗鮭魚(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2,2-二溴-3-氮基丙醯胺          無      無       慢毒性       5.4             1 mg/l (96 hours)
               (殺菌劑內含成分)                              第3級                       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
               2-甲基異噻唑啉-3-酮; 2-甲基-3(2H)-  無   無       急毒性       1.04            0.55 mg/l (96 hours)
               異噻唑酮; 2-甲基異噻唑-3(2H)-酮;                 第1級                       胖頭鱥(Pimephales promelas)
               (殺菌劑內含成分)





            伴隨水處理、回收系統的增加,次                  殺菌劑是貢獻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重                 文獻回顧
            氯酸鈉與殺菌劑的使用量也隨之提                  要一環,如 表1 ,除水處理系統外,
            升,該類功能之化學品是貢獻放流                  次氯酸鈉用於冷卻水塔水質控制也
            水生物急毒性重要一環,本計畫係                  會造成環境飛濺問題,因此欲藉由                 本計畫希望藉以殺菌方式的選擇與
            發展物理性殺菌取代化學性投藥,                  物理性殺菌法取代化學性投藥,以                 成本評估希望未來得以以物理性殺
            減少放流水之生物急毒性 (TUa)。               降低對環境之影響。                       菌取代化學性投藥,減少放流水之
            目前科管局所訂定之「放流水納管                                                  生物急毒性 (TUa),對環境保護與
                                             2015 年十五 A 廠生物急毒性 (TUa)
            標準」,並無法充分反映個別毒性                                                  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水處理、回
                                             自檢的數據中,報告數據不盡理
            物質排入承受水體對於生物急毒性                                                  收系統之菌落數控制是維持系統穩
                                             想(合格標準兩種生物擇一:TUa
            (TUa) 之貢獻,係因化學物質間彼                                               定度相當重要之關鍵。常見之殺菌
                                             <1.43 為合格)。由此可見在水質
            此產生協同、拮抗、加成、增強等                                                  方式以化學性投藥(次氯酸鈉、殺
                                             毒性的減量,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
            不同毒性反應作用。                                                        菌劑)殺菌為主,欲以物理性殺菌
                                             空間,如 表2。
                                                                             方式取而代之,目前常見之物理性
            半導體製程放流水來源種類繁多,
                                             針對水處理系統添加之次氯酸鈉以                 殺菌則包括,高、低溫滅菌、高壓
            對放流水生物急毒性有貢獻的水體
                                             及非氧化性殺菌劑進行分析與調                  滅菌、UV 殺菌、脈衝殺菌等等,
            包含機台排放、系統添加、生活
                                             查,該類化學品對於水環境毒性的                 不勝枚舉。每種殺菌方式各有優劣
            廢水、系統操作等等,其中針對
                                             分級皆屬於第一級毒性物質,並由                 與適用之產業,為選擇合適之殺
            機台排放之各類廢水已建立氨氮、
                                             系統添加量回推放流水體濃度,次                 菌方法,我們從既有硬體設施、建
            TMAH、廢硫酸處理系統處理相對
                                             氯酸鈉甚至高達 78 mg/l,如 表3 ,          置與運轉成本以及殺菌效果進行評
            應之製程機台廢水,減少了大部分                                                  估。
                                             由數據上得到的驗證,相信以物理
            的生物急毒性貢獻來源,為了再減
                                             性殺菌取代化學性投藥對於放流水
            少放流水體的生物急毒性貢獻,經
                                             毒性的減量有相當大的幫助。
            縝密評估後發現系統的操作為了控                                                  溫度控制─濕熱法
            制菌落數添加了大量的次氯酸鈉及                                                  濕熱法殺菌(巴氏高溫滅菌)以
            62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