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Vol.23
P. 89
圖 9、未來模廠處理流程圖
再生水 再生水中間
前處理段 處理段
生物薄膜 前處 逆滲透 逆滲透 強陰 逆滲透
原水 過濾器 曝氣槽 兼氧槽 曝氣槽 中繼水槽 紫外燈
系統 理槽 膜-1 膜-2 樹脂 膜-3
排泥 初級
產水
排放水
原水 活性碳 強陽 放流槽
模 -1 樹脂
反洗
初級 高級氧 中級 活性碳 混床 精煉 再生水
產水槽 化系統 儲水槽 -2 樹脂 儲水槽 最終產水
廢水再生系統 再生水精煉
濃水再生系統 處理段
表 3、因應水質變化的模廠設計流程
再生水流程 AWN 前處理段 中處理段 AOP+精鍊段
各單元TOC 原水
(ppm) BIO+MBR ACF-1 SAC-1 RO-1 RO-2 UV SBA RO-3 AOP/ACF/MB
Out Out Out Out Out Out Out Out Out
RO1-RO2-RO3 80 不須建置 64 50 2.0 1.0 不須建置 不須建置 0.90 0.050
RO1-RO2-UV-SBA-RO3 100 不須建置 80 70 2.8 1.4 ON 0.90 0.80 0.045
BIO-RO1-RO2 100 30 25 23 1.2 0.7 不須建置 不須建置 不須建置 0.040
RO1-RO2-UV-SBA-RO3 120 不須建置 100 90 3.6 1.8 ON 1.3 1.2 >0.05
BIO-RO1-RO2 120 40 30 27 1.4 0.8 不須建置 不須建置 不須建置 0.045
BIO-RO1-RO2-RO3 140 50 40 35 1.8 1.1 不須建置 不須建置 0.9 0.050
BIO-RO1-RO2-UV-SBA 160 60 48 40 2.0 1.2 ON 0.8 不須建置 0.045
BIO-RO1-RO2-UV-SBA 180 70 55 47 2.4 1.4 ON 0.9 不須建置 0.005
言之,若能降低中段 RO 處理負擔, 水質對應的再生水流程及主要單元 TOC < 50ppb, 尿 素 < 5ppb, 導
即可確保最終產水水質與回收率。 產水 TOC 預估,如 表3。 電度 < 50μS/cm,產水率 > 50%。
修正後最後的再生水流程可處理放 實際測試時原水放流水 TOC 大於
流 水 TOC 濃 度 160ppm, 甚 至 更 設 計 預 估 值 80ppm, 達 120-160
高。參見 圖9 未來模廠再生水流 ppm,再生水產水水質仍可符合目
程。 標 TOC < 50ppb, 尿 素 < 5ppb,
結論
導電度 < 50μS/cm,但產水率會下
隨著原水 TOC 越高,再生水處理
降為 41%-49%。
流程也越複雜,因此如果放流水原
水 TOC > 120ppm,則需要 BIO + 模廠進行 168 小時連續運作測試 濃水系統處理再生水流程的高濃
MBR 作為前處理,來減輕 RO 的負 告 一 段 落, 若 放 流 水 原 水 TOC < 度廢水,處理後水質達到 NH 4 -N <
擔;綜合上述,不同的放流水 TOC 80ppm,再生水水質可符合目標 60ppm、NO 3 -N < 30ppm、TMAH
300mm FABS FACILITY JOURNAL SEPTEMBER 2016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