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Vol.27
P. 44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A Study of



               Biological

               Acute






               Toxicity














               談放流水生物


               急毒性之研究






               本文主要分析半導體廠廢水生物急毒性潛在問題,建立主要毒性
               物質之管制標準,以作為毒性之減量量及處理量方法選用依據。
               目前放流水生物急毒性標準檢測方法需 48 至 96 小時才能得知急
               毒性數值,本研究期能即時掌握放流水質狀況,維護量良好的水
               體環境。經清華大學化學系協助檢測分析結果,建議目標水質建
               議修正至 (Cu2+、Conductivit、H2O2、NaOCl 分別為 0.1 mg/L,
               7,000 µS/cm, 4 mg/L, 0.15 mg/L) 。未來可依據此結果建立
               不同水質呈現的急毒性進行分析,利用這些水質參數,以預估急
               毒性數值,即時掌控放流水質狀況,以降低放流水之急毒性。



                                                                              中科十五 A 廠水生物種養殖設備  攝影 / 曾俞勳  影像處理 / 洪湘寧
               關鍵詞/生物急毒性、廢水毒性減量、廢水毒性鑑定
               Keywords/ Acute Toxic Unit (TUa), Toxicity Reduction Evaluation (TRE),
               Toxicity Identification & Evaluation (TIE)

                                     3
                                         1
                        1
                               2
                                                    2
                                                              3
               文│吳旻學  郭耀中  凌永健 │ 中科廠務二部  新廠設計部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
               前言
               目前有關水質之相關檢測主要分類如 圖1 ,先進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德國等為了彌補有關前述水質
               化學分析測試上之不足,且基於保護環境水體之目的,紛紛建立「放流水生物毒性測試方法」,美國
                                                                                      [2]
               環保署首先發展出全放流水毒性測試方法 (Whole Effluent Toxicity Method, WET) ,利用此方法可
               監測放流水對水中生物所造成的毒性。生物急毒性效應分級如 表 1 ,試驗檢測結果可用以評估放流水
               對水中生物可能產生的危害,進一步進行放流水毒性鑑定評估 (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TIE)
               圖2 流程,找出放流水中所含毒性物質,以作為放流水毒性減量 (Toxicity Reduction Evaluation, TRE)



            44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