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Vol.33
P. 72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為要徑管理標的。                         規劃趕工。                           同時啟動,因此剔除樓板之時程,
                                                                                                                                     表 1、高科技廠房建廠要徑工項預留與趕工分析
                                                                             再者F15P5B專案及F15P6B專案
            預留模式與趕工分析
                                             整體工期足夠長                         L20/L30樓版作為Phase  A之運補                                    工項    類比火車排程模式                      排程幅度                    趕工(加速)能力
            在前述要徑工項中,該如何預留調                                                  動線,因此時程拖得較長。
                                             趕工需要動員,工地也有安衛要求
            整時間呢?前文討論中,是把列車
                                             要配合。選擇的準備的趕工工項應                                                                           基樁    工項重點管理:                       平均工期:66 d               延長工時(24Hr):
            停靠站的時間視為預留時間,而車
                                             要有夠長的工期,才能得到足夠趕                                                                                 易受天候因素影響/基樁機具易故障                                      12 HR夜間加班or 24日夜輪班
            站則是一個行車區間與另一個行車                                                                                                                  工作量體易量化統計                                                  25%                          40%
                                             工效益。筆者認為,應以超過三周                                                                                 空間資源需求高,管理重點在於滿佈機具
            區間的分界,或者說是乘客、貨
                                             工期的工種較為適宜。                      案例討論與分析                                                         以高速行駛,爭取要徑時程
            物在整個軌道運輸的轉換點(上/下
                                                                                                                                             資源屬性:調度資源高、最大(機具)             悲觀時程:72 d               增加人力:NA原規劃為MAX
            車)。以此定義推演至營建工程的                  表1將高科技廠房建廠的要徑工項,
            要徑管理上,就是不同工項轉換的                  以軌道運輸列車排班的觀點逐一分                                                                                 加速曲線: 效率                      樂觀時程:58 d               改變工法:NA
                                                                             案例檢討
            節點。                              析。其中,類比「類比軌道列車排                                                                                                               幅度:(-12%,平均工期,+10%)
                                             程模式」一欄,說明各工項的工程                 在完成管理模式構建及控制變項推
            軌道運輸速度受路線曲線半徑、                                                                                                                                                 說明:工期幅度易掌控,主因為工
                                             特性,並描述其可用資源。如「基                 導後,本節選用一個最新且已經接                                                                               期資源為機具施工。
            外軌超高度與車輛性能等因素影
                                             樁」一項,施工容易受天候影響,                 近結構體施工尾聲的F15P7A來做
            響。因此,列車要加快運行速度
                                             且容易發生機具故障而影響施工狀                 驗證並檢討此要徑管理模式的執行
            追趕時程,必定要於平直路段,依                                                                                                                                         資源
                                             況,也就是不確定性非常高。但是                 方式。
            列車性能在ATC  (Automatic  Train
                                             此工項的工作量體是非常好掌握,                                                                           開挖    工項重點管理:                       平均工期:65 d               延長工時(24Hr):
            Control)下,進行速度提升。同                                               F15P7A專案時程非常緊迫,  圖5
                                             每台機具每天的工作效率也都可清                                                                                 極易受天候因素,以及動線規劃影響                                      12 HR夜間加班or 24日夜輪班
            理,營建工程趕工也要選擇安全、                                                  為專案的計畫與執行狀況。圖中淺                                                 工作量體易量化統計                                                  25%                          40%
                                             楚量化。因此,在工程規畫管理                                                                                  管理重點在於滿佈機具
            趕工效益明顯的工項上投入資源方                                                  藍色甘特圖線條為計畫時程,而深
                                             上,就是以劃分工作區,在工作面                                                                                 以高速行駛,爭取要徑時程
            可收最大效益。因此,在趕工裕度                                                  藍色線則是實際執行狀況。在現有
                                             上滿布施工機具縮短施工時間。因                                                                                 資源屬性:調度資源高、最大(機具)             悲觀時程:83 d               增加人力:增加開挖工作面30%
            規劃時應考量:                                                          的建廠管理,對時程緊迫專案都是
                                             其施工資源屬性是易於調度,且可                 給建造團隊及營造廠一個非常「積                                                 加速曲線: 效率                      樂觀時程:47 d               改變工法:增加土方暫置區
                                             視為無資源限制。                        極」的執行時程。在本案中,是                                                                                                        提高開挖效率,但卻增加搬運費用20%
            技術要求較低
                                             在「排程(預留)模式」中,如同軌                把整個專案時程往前壓縮,讓專案                                                                               幅度:(-27%,平均工期,+30%)
            要追趕工期,勢必是要增加資源或
                                             道運輸中的行車區段及車站區段。                 握住「足夠」浮時,要求營造廠依                                                                               說明:工期幅度易掌控,主因為工
            延長工時。選擇技術要求低的工項                                                                                                                                                期資源為機具施工。
                                             筆者根據歷史紀錄,對各工項做工                 此大幅縮水工期進行施工規劃。在
            做規劃,取得額外資源較為容易,
                                             期(行車區段行車時程)及預留時程                執行上,就是把Fast-Track用到極
            且較不會因增加工班造成施工品質                                                                                                                                         資源
                                             (車站區段停車時程)的預估。在這                致,只要有條件,就要求下一棒進
            上的疑慮。比如,批土、油漆就比
                                             預估中,採用PERT的概念,算出                廠施作,希望藉此能施加壓力讓每                                           基礎    工項重點管理:                       平均工期:78 d               延長工時(24Hr):
            模板工更適於作為趕工規劃。                                                                                                              版     受動線規劃影響,工作量體不易量化                                      12 HR夜間加班or 24日夜輪班
                                             工期的平均值、悲觀工期及樂觀工                 包都能用最快速度執行。但就其最                                                 管理重點在於分區分包人力管理                                             25%                          NA(高體力耗工)
                                             期。並以樂觀工期與平均工期的差                 執行成果來看,在專案的中後期,
            施工風險較低                                                           執行落差相當大。                                                        資源屬性:調度資源中,易發生缺工              悲觀時程:105 d              增加人力:每區均不同包商負責,緊湊施工20%
                                             異作為各工項的建議預留時程。再
            趕工也要評估可能增加風險,所以                  以「基樁」一項為例,平均工期65                                                                                加速曲線: 效率                      樂觀時程:74 d               改變工法:針對機具辦運限制增加鋼筋搬運設備(
                                                                                                                                                                                                   平台車/天車或是專職人力) 20%
            有高風險疑慮的作業項目,在規劃                  天,樂觀工期58天,樂觀工期比
            上要更為謹慎。例如,鋼構吊掛和                  平均工期多了10%。筆者便假設,                既有管理檢討-                                                                                       幅度:(-5%,平均工期,+44%)
            高架作業的工種,其作業風險高,                  「基樁」一項的保留時程就訂為                  置之死地而後生管用嗎?                                                                                   說明:工期幅度較易掌控,主因為
            增加資源進行趕工,相對安全管理                  10% (7天)。                       刻意大幅縮短工期作為營造廠的                                                                                此工項單純(鋼筋大量施工)。
            投入要更多而風險仍會增加。                                                    施工目標,並將Fast-track用到極                                                                   資源
                                             對應軌道運輸加速追趕時程管理,
                                                                             致,以F15P7A的案例來看,的確
                                             表1中提出「趕工(加速)能力」。在
            替代工法                                                             是有達成專案目標,但其執行的結                                           撐牆    工項重點管理:                       平均工期:65 d               延長工時(24Hr):
                                             此欄位中,乃根據現場經驗提出各                                                                                 工作量體不易量化                                              12 HR夜間加班or 24日夜輪班
                                                                             果是不盡理想。                                                         管理重點在於各工項介面交接管理,複雜度高;                                       NA架上施工屬高風險,且介面繁瑣
            趕工除了增加資源外,改變工法也                  工項可能的趕工作為及趕工效果。
                                                                                                                                             優先採取高效率工法 CLSM,爭取工期
            好的選擇。如使用早強、預組模                   一旦專案執行時程發生延遲時,就                 在基樁、開挖及下部結構等三個工
                                                                                                                                             資源屬性:調度資源高、最大 (機具)            悲觀時程:85 d               增加人力:每區均不同包商負責,緊湊施工20%
            板、動線調整等,可以增加施工效                  可評估趕工作為來追回落後時程。                 項,實際執行結果和計畫時程的
            率的規劃均可列入。                                                        落差並不大。但進入L10樓板階段                                                加速曲線: 效率                      樂觀時程:40 d               改變工法:NA
                                             表2將歷年來專案進行時程統整,
                                                                             後,落差逐漸擴大。而且各工項都                                                                               幅度:(-38%,平均工期,+33%)
                                             剔除部分較極端數據-F15P5A專
            受天候影響程度                          案基樁乃採接樁模式,因此實際打                 有依循Fast-Track精神,盡早開始                                                                          說明:工期幅度呈現正負30%左右
                                                                             施作,但施工的時程卻拖長,以至                                                                               (10天正負3天之概念),主因為此工
            土建工程受天候影響大,特別是在                  樁時程短;F14P6專案開挖及基礎               於提早進場的平行施工效益並未明                                                                               項須連結LLB1基礎版,基礎版工期
            外構及結構體。在此作趕工規劃需                  版受天候因素影響極大,因此整體                 確展現。既有的管理模式雖有效,                                                                               約3天。
            考量天候風險,可能讓計畫的趕工                  時程較長。另外F14P6及F14P7              但有以下問題。                                                                                資源
            落空。不受天候影響的工項較適於                  L10/L20/L30樓版為Phase  A及B



            72                                                                                                                                                                                               FACILITY JOURNAL          DECEMBER  2018  73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