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Vol.40
P. 64

52
 51
                                                                                                   Tech                                                                                                                                        53                        54
                                                                                                   Notes
                                                                                                   技術專文



           3.  研究方法                                                                                                                                 在了解膠羽成因後,利用直交平衡實驗設計表,將                        75ppm無循環且為原液添加量為一次全量4.8kg添加,會
                                                                 Different loading filter pressure drop comparison(CMU)
                                                                                                                                                CR168原液落料添加參數當變數,以實際混酸桶槽實驗並                       因界面活性劑瞬間高濃度導致膠羽產生,故變更既有混酸
           3-1  膠羽成因研究                                                         Flow rate GPM                                                    在桶底架設回歸反射型光纖感測器偵測管路變化,由實驗                         落料程序如 圖7並配合黃光測試成功(LIT PO2比BSL減少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如前言所討論,因現行在鐵氟龍內襯鐵桶無法觀察到                                                               16.0                                       方法(1)~(8)結果發現,當Motor轉數過慢或原液單次添加                   1.2ea)。
                                                                 1.0    Catalogue value                                                         量過多時,在混酸落料程序中,桶底管路即會觀察到膠羽
           化學品在桶內運轉所發生的化學變化,故 表2設計燒杯實                                   1-1                          14.0
           驗以利進行CR168原液添加至NH OH 75ppm混酸落料過                       0.8    3-1                          12.0                                       產生,因膠羽導致管路透光度改變,光纖感測器偵測到的
                                     4
           程模擬並探討膠羽形成之原因,實驗以實際混酸比例(1 :                           0.6                                 10.0                                       紅光反射量變少,感測器滅燈且讀值下降至0~100。而在
           100)比較實驗組及對照組差異(原液落料前未攪拌NH OH                       Differetial Pressure(bar)  過濾膠羽後之濾芯壓差  8.0  Differetial Pressure(PSID)           實驗方法(9)分4次批次添加及Motor循環轉數5000rpm落
                                                    4
           75ppm及原液落料前先攪拌NH OH 75ppm@500rpm)並                    0.4  新品濾芯壓差                         6.0                                        料參數中,落料時觀察桶底管路為澄清且無膠羽狀態,因
                                    4
                                                                                                     4.0
           觀察二組靜置一天後之結果。                                         0.2                                                                            紅光反射量不受管路透光度影響,感測器亮燈且讀值維持
                                                                                                     2.0
                                                                                                                                                9999,如 圖6顯示。根據 表4得知,實驗(9)為混酸落料最
                                                                 0.0                                 0.0
                           表2、膠羽成因實驗                                0      5       10      15      20                                           適化條件。
                                                                          Flow rate(L/min)-DIW@20℃                                                  綜合以上實驗結果,因現況CR168原液落料前NH OH
            實驗目的                   膠羽成因                                                                                                                                                   4
            實驗設計          實驗組                對照組
                       CR168原液添加至         CR168原液添加至                  圖4、膠羽混酸濾芯與新品濾芯壓差比較
            混酸參數
                     NH OH 75ppm(1 : 100)  NH OH 75ppm(1 : 100)
                                          4
                       4
                       原液添加前未攪拌        原液添加前先攪拌(500rpm)
            實驗方法
                    NH OH 75ppm並靜置1天   NH OH 75ppm並靜置1天      4.  結果與分析
                      4
                                          4
                                                                 由3-1膠羽成因實驗及 圖5可得知,CR168原液在落料
           3-2  混酸落料參數對膠羽之影響
                                                             至NH OH 75ppm,過程因本身界面活性劑瞬間高濃度導
                                                                 4
               實驗假設在3-1混酸落料實驗對照中能成功找出膠羽成                     致活性劑分子間的吸引力而聚集形成膠羽,在實驗組原液
           因,並以 表3混酸落料參數當變數進行膠羽產生影響之探                        添加前未攪拌NH OH 75ppm的情況下即會產生大量膠羽
                                                                          4
           討(主要變數 : CR168落料前Motor循環轉數 : 1000~5000            ,對照組原液添加前攪拌NH OH 75ppm@500rpm則為澄
                                                                                   4
           rpm及原液批次落料添加量 : 1.2~4.8kg),利用實際混酸系                清狀態,如 圖5,將其靜置一天後結果仍相同,對照組為
           統測試並透過回歸反射型光纖感測器量測桶底管路變化,                         澄清且無膠羽析出現象,根據此實驗結果,若是在CR168
           綜合以上實驗,探討既有混酸程序是否需要進行改善修正                         原液落料過程中可先均勻攪拌NH OH 75ppm,快速降低
                                                                                       4
           。                                                 原液添加時的界面活性劑濃度則可有效避免膠羽產生。

                           表3、落料程序參數
               Factor     Unit  Level(-1)  Level(0)  Level(1)
             Motor循環轉數    rpm    1000     3000     5000
              原液添加量       Kg    4.8(全量)  2.4(1/2量)  1.2(1/4量)


           3-3  膠羽對濾芯影響

               目前規範CR168混酸稀釋桶粗/細濾濾芯在混酸過程中
           過濾膠羽及不純物達75次後,需進行濾芯更換以避免阻塞
           ,以混酸在有膠羽情況下過濾達75次之濾芯與新品濾芯,
           圖4利用壓差計在純水20℃環境下進行壓損差異比較,得
           到實驗結果為當流量在10(L/min)情況下,膠羽混酸75次之
                                                                      (實驗組)                  (對照組)
           濾芯壓差為0.43Bar比新品濾芯壓差0.35Bar過濾壓差大                         原液添加前未攪拌            原液添加前先攪拌(500rpm)
           0.08Bar,研究期望透過膠羽改善前後濾芯壓損差異之分析                         NH OH 75ppm並靜置1天       NH OH 75ppm並靜置1天
                                                                                          4
                                                                   4
           ,降低壓損差異後可評估混酸循環過濾時間減少,在濾芯
                                                                          圖5、燒杯實驗膠羽成因結果
           通量降低情況下以達濾芯更換量減量。





 61        62                                                                                                                                                                                                                                  63                        64
















 機台一個建議定期保養週期,確保化學品循環過濾次數能
 恢復至正常水位後再執行下一次的保養。
 目前DCM的計算,係建立於設備端的化學品需求流量
 為一固定值的假設,故目前僅適用於設備端需求流量較為
 穩定的化學品。未來若將廠務端供應機台的出口流量計即
 時數據,導入DCM的計算程式中,相信可更廣泛地適用在
 各種DU化學品的循環過濾次數計算。



 參考文獻

 [1]    曾恒毅,2019,因應研發先進製程轉量產之氣體與化學供應系統
 運轉策略。廠務季刊,Vol: 33。
 [2]    徐銘宗、江宜臻、謝欣容,2013,先進半導體廠化學品供應系統
 及微粒子控制。廠務季刊,Vol: 10。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