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Vol.43
P. 14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表1、變更管理六種活動流程
            活動          下屬活動        說明
            識別潛在的變更     需要新功能       客戶需要新功能並闡述需求。
                        遇到問題        客戶遇到系統上的問題(例如:程式錯誤),並導致一件問題報告的後果。
                        請求變更        客戶透過建立一個變更請求,提案變更。
            分析變更請求      確定技術可行性     確定變更請求提案的技術可行性,導致一個「變更技術可行性」。
                        確定成本和效益     確定變更請求提案的成本和效益,導致一個「變更成本和效益」。這和上述的下屬活動可以任何順序完成,彼此獨
                                    立。因此,建模為無序的活動。
            評估變更                    基於變更請求,其「變更技術可行性」和「變更成本和效益」由變更委員會作成通過/未通過的決策。這被建模為一
                                    個單獨的活動,因為它是一個重要的流程步驟,並且具有執行它的另一個角色。蘭柯‧何姆斯〈Remko Helms〉建
                                    議將此建模為一個下屬活動〈沒有任何活動包含它〉 。
            規劃變更        分析變更影響      在一個「變更影響分析」確定了變更範圍,這個活動導致另一個通過/未通過的決策,或甚至構成「分析變更請求」
                                    活動的一部分,可能會有爭議。
                        建立計畫        為了實施變更而建立一個變更計畫,一些流程說明〈例如:Mäkäräinen, 2000〉闡明可能「保留」變更,並以批式
                                    方式處理這些變更,這個活動可被視為一個好做法。
            實施變更        執行變更        變更是「被計劃的」,這個活動和普及變更有很強烈的關係,因為系統的其他部分〈甚至其他系統〉有時也需要適
                                    應變更。
                        普及變更        由「執行變更」活動而來的變更,必須普及於受其影響的系統其他部分,因為這個與上述下屬活動彼此高度依賴,
                                    而被建模為並行活動。
                        測試變更        變更執行者測試其所執行的變更,是否滿足了「變更請求」。如圖所示,這可能導致一個和上述二個下屬活動一起
                                    進行的疊代流程。
                        更新文檔        「文檔」更新,以反映實施的變更。
                        發布變更        一個新的「系統發布」公開化,以反映實施的變更。
            審查和變更結案     驗證變更        新的「系統發布」中的變更實施,由專案經理進行最後一次的驗證。也許這必須在發布之前發生,但是由於其與文
                                    獻資料來源和圖表複雜性相互矛盾的考量,選擇以這種方式進行建模,並包括這個議題。
                        變更結案        完成這個變更周期,亦即,結束「變更日誌登記」。


                                                             3.  研究方法

                                                             3.1  驗收移交過程資訊整合方法

                                                                 為了達到有效率的資訊整合及傳達,需採取正確的專案
                                                             生命週期資訊策略,包含以下:

                                                             ① 澄清主要之資訊類別
                                                                •  定義優先順訊
                                                                •  確定資訊提供者,是誰?(Whom)且何時提供?(When)
                                                                •  確定資訊內容為何?(What)

                                                             ② 指派資訊負責人,確保以下工作
                                                                •  整合串聯資訊提供流程
                                                                •  建立標準化/結構化資訊格式
                                                                •  確定資訊之品質(正確性/即時性)
                                                                •  維護及管理資訊之移交

                                                                 根據以上之策略,澄清資訊種類及對應負責窗口與優先
                                                             需處理的事項,並依據過往建廠專案執行現況收集及分析後,
                                                             於成廠驗收移交期間主要移交資訊可分類為以下三大類 : ①品
                                                             質;②進度;③法規,並依此分類方向歸納出主要的資訊項
                                                             目,且將每個資訊項目也清楚定義提供者/接受者及負責人,
                         圖6、變更管理流程圖
                                                             包含定義資訊應該啟動及完成的時間,如 表2所示。









           1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