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Vol.43
P. 33

獻方式留傳下來,二則當生產發生問題時可讓廠務同仁學習用
                學理依據來跟其他單位解釋,而不是只是叫來配合修改作業甚
                至被誣陷打槍的對象。目標管理KPI唯有能量化績效考核才能
                公平客觀比較,績效考核能公平管理就能上軌道。


                4.  技術發展實務–了解該怎麼做
                    以上提到的介紹大多偏概念和策略的講法,這章節將從
                技術發展的實際做法來說明,為了讓從來沒有經驗或想從事
                                                                          圖4、Oxford nanopore sensing product
                技術發展的工程師能有個明確的指引步驟,筆者就用一個實
                際技術發展的例子液體粒子計數器LPC(liquid particle counter)
                來說明,並在文中用粗體字做重點提示,讓想做技術發展的                         management : stage gate model) [16]  的第一步,若不經可行
                讀者可以有比較實務的參考(以下文字用詞盡量貼近工程師日                        性評估將面臨高風險的失敗,可是對於每日工作很大的工程
                常用法) :                                             師要怎樣大量的閱讀研究文獻呢?有一個捷徑可以介紹給讀
                    相信只要是跟生產有關的半導體工程師都會深刻認知對                       者 : 就是閱讀較近期的文獻綜述(review paper/article),好
                                                                                     [17]
                製程良率影響的一大因素 : particle、particle always particle,   比奈米孔洞的文獻綜述 ,就可找到已開發的奈米孔洞相關
                對廠務而言常常是被動被告知WPA(wafer particle analysis)又         技術,然後靜下心找出差異好好構思才能發現新突破,再透
                飆高了,chemical品質不好了或濾網又要更換了,就是因為                     過公司強大的法務專利部門協助,終於獲得美國專利tsmc
                沒有好的in line real-time LPC(感測器)來監測,對於負責UPW          patent : P20173696US00,但想是一回事,原型機的技術開
                和chemical供應的工程師來說,WPA一直是監測輸送液體中                    發又是另一回事,因為需要精密電性測量儀器加上廠務並無
                汙染微粒benchmark的指標,可惜的是WPA是batch式和off-               半導體設備可以做出奈米孔洞晶片(nanopore chip),想喝牛
                line測的,若WPA飆高表示particle污染已發生,假使在送料                 奶不一定需要買牛,若技術開發無法自製那就得委外或透過
                至機台前能有in line且real time的LPC,一旦發現有異常就               產學計畫來完成,筆者當時是找到工研院材化所專做感測器
                可事先停止送料,甚至在chemical由槽車送進廠房之前,先                     的小組,先簽保密協定再來共同合作開發,計畫執行共3個人
                用LPC驗其所含particle濃度是否超標的早期預防,免的進廠                   (筆者和材化所2位博士專家)2年花費不到2百萬台幣,過程經
                後廠務在輸送過程要使用很多次過濾才能降低污染微粒的濃                         由奈米孔洞晶片製程設計開發製作、用美國國家標準局(NIST)
                度,甚至經多次過濾也還無法達到生產要求,另外也可透過                         認可不同大小的聚苯乙烯(PSL)/氧化矽(silica)奈米顆粒所配
                LPC量測結果得知濾網的留置濾效(retention rate)的改變,就              置的不同濃度溶液測試、實驗值與理論驗證、訊雜比(SNR :
                可以來做預知保養該不該換濾網,LPC的重要性就不可言喻                        signal/noise ratio)改善、測試儀器和治具的不斷更換改良以及
                了!但問題來了-當時(2015之前)不論是UPW還是chemical尚無               軟體程式的修正,總算得到好的結果,尤其得到第一次量到
                                               3
                可量測微小粒徑(<20nm)且低濃度(<#10 /mL)的LPC,當時使               好結果時(圖5),筆者當時真的高興的喊出Eureka(建議讀者搜
                用的是用雷射散射的光學方式可偵測UPW中50nm>#100/mL                   尋此字的來由)!但這裡要強調過程一定要親力親為的參與,才
                的微粒LPC,將無法滿足7nm chemical的20nm<#25/mL生              能掌握箇中技術的眉角,因為當以後機台出問題就知道怎麼
                產需求,更遑論3nm先進製程對UPW的20nm<#5/mL生產需                   做故障排除(trouble shooting)。計畫2015年從零開始、2017
                求,即便至今LPC的商用儀器對上述兩項的要求也是很難達到                       年做出第一代原型機到2018年成功開發商規機台,有兩台已
                的技術。                                               經實際應用在竹科和南科UPW系統的微粒監測,此技術和機
                    增加知識的廣度就可以利用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道理,                       台並獲得公司2019年品質改善與2020年設備改裝競賽的第一
                也就是模仿改進新利用,當筆者從文獻              [11]~[13] 得知,早在2000  名,以這樣投入的人力物力時間所得的結果跟其他幾家做液
                年就有研究利用測量流經奈米孔洞其內的電流變化(nanopore                    體粒子計數器的大公司來比較實屬不易,至於後續的擴充應
                electric current sensing),可以確認寬度2.4奈米大小DNA的        用已在南科做IPA(異丙醇)的微粒監測,目前也得到不錯的正
                        [14]
                ACGT排序 ,此研究後來成為生醫檢測的一個顯學,並成功                       相關結果。讀者應該可透過這個例子的粗體字重點提示學到
                               [15]
                開發成一商品(圖4) ,幾個奈米大小的DNA都可以測量,那                      : 發現問題、感測器的重要、5P的KPI(除了paper外)、知識廣
                大於10倍的Particle應該就不難了。                              度夠有助於觸類旁通的聯想或利用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模仿改
                    為了能創新又不被相關專利所制約,首先要增加知識                        進(建議生醫感測技術可供參考)、增加知識深度的捷徑可閱讀
                深度去了解原理和可行性(feasibility)評估,那就需要大                   較近期的文獻綜述、先簽保密協定再來共同合作開發、過程
                量的閱讀研究文獻,這點是在做創新管理步驟(innovation                    一定要親力親為的參與等。


                                                                                             FACILITY JOURNAL        09  2021  3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