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Vol.43
P. 78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圖1、綠色製造鏈結SDGs之永續發展項目



           2.  文獻探討                                              廣義來說,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除了追求股東
                                                             (stockholders)的最大利益外,還必須同時兼顧到其他利害關
           2.1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
                                                             係人(stakeholders)的權益,包括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
              經濟學家傅立曼(Milton Friedman)在1962年代的言論「在           與環境等,其基本精神在於企業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對利
           合法的前提下,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就是獲利」,但這樣的言                       害關係人負責,進而實現企業在環境(Environment, E)、社會
           論即便在當年也不完全被社會所接受,多年來國際間對企業社                       (Society, S)與經濟(Economy/Governance, G)、獲得三重盈餘並
           會責任的概念不斷演進,在1990年代企業社會責任多屬公益慈                     達到共同永續發展目標。
           善類的作為,之後逐漸擴大範圍並發展出與營運相關,包含改
                                                             2.2  永續發展引領指標-SDGs
           善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以及供應鏈的管理。
              在目前,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不論是全球、國家或是企業,談論永續發展目標時,聯
           CSR)尚無全球一致認定的定義,國際上有多個重要組織都曾                      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都
                            [02]
           提出他們對CSR的定義 ,摘錄如下:                                是不可忽視的參考指標,SDGs是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發展
                                                             高峰會」,基於千禧年發展目標未能達成的部份,發佈了《翻
           ①  歐盟(EU):在自願的基礎上,企業將對於社會及環境的
                                                                                            [03]
                                                             轉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 。這份方針提出了
             關切,結合在其商業運轉及利害關係人的互動中。
                                                             所有國家都面臨的問題,並基於積極實踐平等與人權,規劃出
           ②  國際雇主組織(IOE):企業在自願的基礎上,將企業的商
                                                             17項永續發展目標(Goals)及169項追蹤指標,作為未來15年內
             業營運與對社會、環境的關心與互動結合在一起。
                                                             (2030年以前),成員國跨國合作的指導原則,包含消除貧窮、
           ③  國際勞動組織(ILO):企業在自身的內部方法與流程,以
                                                             消除飢餓、乾淨水資源、氣候變遷等。這17項指標為全球人道
             及與其他行動者的互動中,考量營運對社會的影響,是
                                                             與和諧提供完整的藍圖,運用到全球經濟體系上,可以使經濟
             超越法規遵循層次的企業活動。
                                                             活動更包容、更永續、和環境更和平共處,廣泛成為全球企業
           ④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承
                                                             制定自身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藍圖的指引。
             諾持續遵守道德規範,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並改善員工
                                                                 SDGs 17項指標內容詳見 表1,這17個目標可分為三大類,分
             及家庭、社會的生活品質。
                                                             別是經濟面、社會面及環境面,這些目標之間彼此互有關連,以
           ⑤  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RI):企業的社會責任或永續發展,
                                                             圖2可協助了解SDGs的全貌;永續的經濟發展仰賴健全的社會才
             包含經濟、環境、社會面向。經濟面指的是直接的經濟衝
                                                             能得以發展,而與永續社會有關的目標,則端賴永續環境的支
             擊,利害關係人包含股東、顧客、供應商、員工。環境面
                                                             撐,因此讓所有人都享有安全的水資源、守護海洋資源、促進陸
             向包含原料、能源、水、生物多樣性、空氣污染、水污
                                                             域生物的多樣性以及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是永續發展的基礎。
             染、廢棄物的排放等。
           76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