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Vol.43
P. 82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4.5  向外拓展環境影響力                                    休憩。畫分部分停車空間提供廠商使用。
              台積公司在半導體製造業是首屈一指的公司,自己不斷                       4.7  擴大社會參與
           精進之外,提升供應商的環保要求與標準,影響、要求供應
                                                             4.7.1  偏鄉與社福雨水收集以及太陽能設置(SDG6、SDG7)
           商一起投入高環保標準的行列。
                                                                 在台灣偏鄉,仍有些地方缺乏水電,廠務組織可透過雨
           4.5.1  以環境效益作為選商或採購標準
                                                             水收集系統及太陽能設置的經驗與技術,協助偏鄉部落評估並
              今年度台積公司要求自家700多家設備供應商在2030年                    設置簡易的水處理系統,讓人人都有水用,人人都有可取得乾
           前節能20%,並將此列為採購評選標準。廠務同樣可以這樣                       淨能源,同時訓練後續維護保養人員,讓偏鄉可自改自足。
           的模式要求廠務相關的供應廠商投入節能、省水、減廢的行
                                                             4.7.2  共享餐桌-免於飢餓
           列,讓廠商之間形成環保效益的競爭壓力,公開宣示這樣的
           目標,並每年表揚環境效益表現最佳的公司。                                  根據統計全台有63萬中低收入戶,其中弱勢兒童有23萬
                                                             人,如何有組織、有系統的資助成長中的兒童免於飢餓,參
           4.5.2  提供技術支援或交流
                                                             考「共享餐桌」的概念,員工在公司用餐,每用一份餐點,
              以空污為例,台積公司的VOC去除率,2020年平均為                     系統便捐一點點餐費(例如3~5元)給弱勢兒童,其概念是員工
           98%(排放率2%),但法規上要求90%,最佳可行控制技術要                    有一餐,兒童也有一餐,員工增加少少的錢,積少成多同樣
           求92%(排放率8%),相較於最佳可行控制技術,台積公司的                     可以協助兒童免於飢餓。PUSD過去與安德烈食物銀行合作,
           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率是一般公司四分之一,顯示一般石化業                        由員工認購營養食物包送給需要的兒童,然而該活動目前是
           或製造業的VOC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透過與供應鏈的合                        點狀活動,若能成為常態性的活動,將可讓員工的愛心更穩
           作,協助削減效率較差的化學品供應廠商改善VOC排放。                        定的幫助需要的兒童。

           4.5.3  水資源跨界合作
                                                             4.8  其他SDGs相關之可行方案
              隨著氣候變遷的效應越發明顯,未來旱澇交替出現的週
                                                             4.8.1  生物多樣性-SDGs 15
           期將縮短,造成災害的頻率提高,以2021年初這波50年罕見
                                                                 建廠時或後續維運部分,納入生物多樣性的規劃考量,
           的旱災來看,台灣整體水資源的調配問題應更受重視,台灣
                                                             增加更多種類的植栽,吸引多種生物棲息,以中科F15B為
           的水資源有70%為農業用水,但台灣的農業用水採粗放式灌
                                                             例,設有近自然林營造區,近自然林的概念是在小區域中以
           溉,造成很多農業用水過量的在田間流淌,過去台積公司廠
                                                             豐富的喬木種類營造森林的樣貌,類似小區域的「植物方
           務同仁與嘉南農田水利會合作以智慧水閘門協助農民更便利
                                                             舟」,種植適合當地微氣候的喬木、灌木、花草,豐富的植
           更有效率的開關水門,可節省30%的農用水。除了更便利的
                                                             物種類自然吸引多樣化的生態入駐。這樣的建築景觀概念亦
           開關水閘門外,目前有相當多水稻旱作的研究與實際經驗,
                                                             可透過綠建築參訪向外推廣。
           不只可省水又可增加稻作產量,然而農民囿於祖先傳承的種
           植觀念,不易改變淹田的習慣,跨界合作需要有更多的案例                        4.8.2  偏鄉遠距課輔-SDGs 4
           來吸引農民,並從青農改變觀念。
                                                                 透過教育是翻轉貧窮的最佳手法,今年因為COVID-19的
              與工廠附近的農民、農試所及大學農學院合作研究,
                                                             影響,學校改為遠端教學,偏鄉學校有機會增加一些電腦設
           由農民以合約契作的方式,農民採用水稻旱作或稻作強化栽
                                                             施,未來或許可結合這樣的硬體設備改善,結合志工成立偏
                                           [07]
           培系統(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SRI) 的栽培方式,所
                                                             鄉遠距課輔系統,協助偏鄉學校進行課後輔到,提高學童的
           產出的稻米作為員工伙食的米源,或贈送給廠區所在地附近
                                                             學習成效。
           弱勢民眾或社福團體,如此可達多重效益。而為了擴大影響
           範圍,契作合約以3~5年的一輪,之後換別的合作農民,讓
                                                             5.  結論
           更多農民可以不用擔心採新的種植方法導致收穫量減少的疑
           慮,安心地嘗試新的種植方式。                                        本研究透過國際評比趨勢、利害關係人問卷調查,以客
                                                             觀的數據提供廠務ESG的發展方向,透過廠務的技術與投入,
           4.6  提供良好工作環境                                     讓社會共好。本次問卷調查信度分析之結果具有高信度,透過
              根據IEK的研究,台積公司一個直接就業(員工),可誘發                    國際評比趨勢,協助廠務更多環境面向的發展藍圖。
           供應鏈1.55個就業機會,在台積廠區每天有數千位名廠商在                          由研究結果可知,針對環境、社會、治理三大面向中,
           廠內工作,提供適當的工作環境有助於提升社會面的人權項                        環境及社會面向是最被關注的,因此是持續發展的重點方
           目。例如在空間允許條件下劃分部分用餐區域供廠商用餐、                        向,其中因環境面向是受關注但推展較不完整;因此成為廠

           80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