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Vol.45
P. 88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2.  文獻探討
              燃燒過程中的氮氧化物(NOx)的形成,基本上來自高溫
           環境下,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化學反應。從燃燒系統中排放出
           的NOx主要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通常以NO佔
           大部分,約在90%以上,而NO 2 量較少。根據中華民國燃燒
              [01]
           協會 介紹,NO的形成,一般可分成三方面 : 熱NO(thermal
           NO)、燃料NO(fuel NO)、速成NO(prompt NO),熱NO升成                      圖2、VOC入口成分佔比(N5實測)
           與溫度有強烈關係,可透過降低溫度達到減量效果;燃料NO
           為燃料中含N基經燃燒氧化後形成NO,目前科學園區內皆限                       3.2  爐頭設計與過溫問題
           制使用CH 4 做為燃料,可排除燃料NO生成可能;速成NO為
                                                                 J公司原使用設計之入口VOCs濃度計算使用N7量產廠成
           燃料衍生基與N 2 的化學反應,產生NO;根據Zeldovich等人
           [02] 所提出內容,溫度與氧氣濃度會影響到NO的形成速率,所                   分,依據此量計算燃燒爐需提供之單位熱量,選用4M爐頭
                                                             應可符合TSMC RFP發包要求,但N5量產廠使用有機溶劑之
           以NO的釋放一般都是隨空燃比與火焰溫度增加而升高;另
                    [03]
           Lyngfelt等人 於文獻中提到,可利用調整燃燒空氣量控制汙                   物料變更,以及直燃式燃燒爐之熱回收率的錯估,導致於20
                                                             倍濃縮倍率下,雙轉輪系統爐膛燃燒熱將大於設計之自持熱
           染物排放,不過減少NO升成的同時,可能造成CO 2 或SO 2 排
                                                   [04]      量,導致過溫問題影響設備妥善率(表2)。
           放增加,需尋找最適合運轉之參數;Yamagishi等人 以CH 4
           做為燃料討論分段燃燒對NOx的排放影響,其中提到預混空
                                                                       表2、VOC然燃燒爐熱量設計比較表
           氣與燃燒空氣比例對NOx的影響,分為預混火焰與無預混空
           氣是為擴散型火焰,發現無預混空氣與NO生成成正相關。                             爐頭所需熱量   熱回收率  VOC生成熱  脫附風量  入口風量    自持濃度
                                                              設計值  1661212Kcal/hr  61%  6916kcal/kg  7214NCMH  144233NCMH  189.7ppm
                                                              實際值  1796765Kcal/hr  72%  6594kcal/kg  8013NCMH  144276NCMH  125.8ppm
           3.  研究方法

                                                             3.3  濃縮倍數與衍伸問題
           設計面檢核
                                                                 為解決上節所提之燃燒爐過溫問題,將濃縮比由20倍
           3.1  濃縮倍率檢核與入口成份分析
                                                             調整至12倍,可有效減緩燃燒爐過溫現象,不過在調整濃縮
              邀請工研院協助分析N5量產廠區VOCs處理設備入口濃                     比時會改變進入燃燒爐內的單位風量,因而提高NOx的生成
           度與成分,與以N7量產廠推估之入口濃度與成分進行比較                        量,第一次試車檢測發現單台VOC出口NOx濃度最高可達6
           (圖1、圖2),發現使用之有機溶劑占比明顯不同,以雙轉輪                      PPM,年排放量達19.56噸(F18A許可量為35噸),已佔用F18A
           處理設備設計之處理效率99%進行計算與設計之濃縮倍率(20                     56%之排放量。
           倍)進行檢核,濃縮後之VOCs濃度與燃燒爐設計規範之1/4爆
                                                             3.4  操作單元流場與VOC處理效率
           炸下限值(Lower Explosive Limit, LEL)相差約1300ppm(表1);
           若N3製程VOC入口濃度高於212ppm,需調整雙轉輪處理設                        為提高VOC處理效率,檢測VOC各單元,尋找可能造成
           備之濃縮比,以避免爆炸之風險。                                   排放量高的原因(圖3),隨檢測後發現,排放濃度最高點為風
                                                             管Bypass處。










                    圖1、VOC入口成分佔比(N7推估N5)


                          表1、1/4 LEL比較表

           N5入口濃度        LEL(爆炸下限)   1/4 LEL  VOC 20倍濃縮
           147(PPM@solvent)  17000   4250     2940

                                                                         圖3、VOC單元排放檢測示意圖

           86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