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52
P. 87

VOL.52 廠務季刊       高濃廢硫酸再利用創新改良_廢硫酸稀釋法實務應用







              實驗方法




              本研究為了解硫酸稀釋放熱行為,並進一步探討稀釋                         3.2  水酸混合比例確認
              法適用硫酸濃度範圍,首先①從源頭分流高低濃度硫
              酸,進酸前;②水酸混合比例確認,進酸稀釋過程中;                        首先為確保最終混合後硫酸濃度為 60%,透過稀釋前
              ➂放熱溫度試算及;➃熱交換器降溫能力預估,作完                         後比重計算稀釋水量體,以酸批次加入水中方式緩慢
              整溫升判斷,確保稀釋法穩定產酸及供酸,提供予設                         稀釋。稀釋過程反應溫度上升,比重因體積膨脹而變
              計部參考並列為標準化設計。                                   小,但因變化較小,本文暫忽略計算。試算表如表3
                                                              所示。


              3.1  W-H SO  高低濃分別收集
                       2   4
                                                              表 3:水酸比例計算內容
              為了解現況機台排酸狀況及稀釋法前置作業,與氣化
                                                                                水酸比例
              課合作將廢酸源頭切開收集 ( 如圖4),桶槽 A 專收機
              台排放雙氧水混合後之低濃度廢酸,桶槽 B 專收氣化                         稀釋前硫酸 %(w/w)               95%
              課 Flush 高濃度廢酸。分開收集結果,桶槽 A:  硫酸                                                      3
                                                                入酸密度                       1.82g/cm
              濃度約 75%,雙氧水濃度約 0.63% ; 桶槽 B: 硫酸濃
                                                                稀釋後硫酸 %(w/w)               60%
              度約 95%,雙氧水濃度約小於 0.001%。
                                                                                                 3
                                                                稀釋後密度                      1.5g/cm
                                                                總體積                        7500L
                                                                水體積                        3017L

                                                                酸體積                        4483L




                                                              3.3  放熱溫度試算

                                                              因反應桶槽氣密完整及保溫效果佳,熱量散失小,反
                                                              應過程視為理想環境下進行,逐步添加酸至水中。然
                                                              實驗過程為求謹慎,考量稀釋放熱過程較為劇烈,故
                                                              採無限制量稀釋計算方式 ( 詳 2.2.2 節 ),視為酸一次
                                                              投入而非緩慢加入。
              圖 4:廢酸桶槽高低分流收集對比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