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Vol.24
P. 57
建置實體庫房
圖 3、庫房組織圖
廠務庫房管理
副理 在系統建置時期,曾對當時之廠務
庫房進行盤點,發現在各廠區大大
小小的儲存空間高達 211 個;這
竹科庫房 中科庫房 南科庫房 管理中心 是很驚人的數字,要改善管理績
(2) (2) (2) (1)
效,就要從減少庫房數目著手。一
庫房管理員 庫房管理員 庫房管理員 Planner 個有效管理的庫房,最好是依使用
○○○ ○○○ ○○○ ○○○
○○○ ○○○ ○○○ ○○○ 地區,設置單一集中庫房來管理,
但廠務管理的物料,相較於公司物
料,有特性上的不同,舉例來說,
圖 4、庫房架構圖 像是廠務會有又大又多之耗材(如
FFU/AMC filter、PIU 等 ), 或 是
太重搬不動之備品(如變壓器、
300mm FD庫房
Pump 等),雖然集中管理有其好
處,但考慮到領用時之人力耗損,
不得不務實的在各使用廠區另外設
竹科中央庫房 中科中央庫房 南科中央庫房 置一個在線庫房(稱之為線邊倉)。
(F12P7 CUP L10) (F15P1/3 CUP L10) (F14P6 CUP L10)
在此取得有效管理與使用效率的雙
重考量下,300mm Fabs 廠務實體
P1 P3 P4 P6 P7 P1 P3 P5 P6 P7 P1 P3 P4 P5 P6 P7
庫房的架構將依使用型態的不同規
線邊倉 線邊倉 線邊倉
劃,於竹、中、南科廠區各設置一
座中央庫房並搭配各廠設置一座線
邊倉,互相支援,取代原本各廠散
見,並為此對系統介面作了必要調 題時,是朝向分工型的組織架構規 落設置之 220 座倉庫 圖 4。
整。在參與團隊共同的努力下,系 劃 圖3 ,由管理中心負責統籌擬定
庫房設置的地點是另一個難題,在
統於 2015 年十二月正式上線,算 物料採購計劃與執行、存貨控管與
空間有限的既有運轉廠區,如何找
是成功的踏出第一步。 盤點計畫、料、帳異常追蹤和稽核、 到適合的空間呢?主要考量點在動
橫向溝通與協調竹中南廠區庫房等
線與空間管制上,動線需順暢鄰近
相關事項,各廠區配置二位管理人
碼頭以利未來貨車上下貨與物料的
員來負責每日收料、發料、配送與 入出庫,空間則須完整獨立以方便
成立專職組織 執行盤點作業。如此可分工明晰、 物料與人員管制。在各廠廠務人員
權責對等並可達到統一指揮的目
的協助下,看了很多地點也規劃了
的,且在有限的人力下發揮最大的
在系統導入初期,廠務物料的建 組織效益。 許多方案,最後將中央庫房設置於
立,都是仰賴各廠區各課負責物料 CUP 一樓的冰水機房剩餘空間,
組織成立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針 參照公司庫房硬體建置規格,以防
管理工程師或外包人員進行,雖然
對已輸入系統的數萬件物料進行校 火隔間與標準料架設計來進行,在
他(她)們對物料最為熟悉,但因
正與清查,這是為了降低系統資料 儲位規劃上,因為受限於有限空間
同時負責其他業務並非專職管理物
錯誤率與有效管制物料的必經流 要達到最大儲量,採取的是調整儲
料,也因此衍生了權責歸屬困難、
程,雖然繁複耗工,但是卻非做不 位的設計、減少走道與不必要的空
帳料資訊維護困難等管理問題。為
可。以竹科為例,初期由廠務建置 地,與設計移動櫃,增加儲位密度
能有效且徹底改善此問題,由專人
料項數量高達一萬多項,然而校正 來解決;整個下來,雖用地未增加,
辦理庫房管理業務,妥善管理料件
完後,扣除一些重複與多餘料項, 但儲位數增加了約 1.5 倍,也降低
的入出庫、確保正確的管理流程並
僅餘約三千項,不僅增強了料件管 了設置成本。在廠務人員多方支援
能即時提供料帳相符的資訊,專職
理效率,找不到或找錯料的情形也 下,於 2016 年七月起於竹科開始
的物料管理團隊是不可或缺,也因
不再發生。而庫房管理人員也透過 陸續將各廠實體庫房建置完成並開
此新廠規劃部於 2016 年五月成立
與廠務物料管理人員合作的期間熟 始入庫納管 圖 5、圖 6。而線邊倉設
了廠務庫房管理課。 悉物料規格,並完成不必要與重複 置則是在 Fab 非裝機區域的空間,
面對跨廠區的運作,對庫房管理而 料號的修正,在實體庫房完成前, 因 MAU 區料件最多,所以規劃上
言是一個挑戰,因此在思考這個問 做好入庫前的準備工作。 也以該區為主,利用隔柵圍籬做管
300mm FABS FACILITY JOURNAL DECEMBER 201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