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Vol.28
P. 29
圖 2、環境影響評估流程圖 ( 環保署 )
符合認定標準之應實施環評開發行為 第二階段環評
開發單位擬具「開發行為規劃內容」
適當地點
書面告知 刊登新聞紙 上網公開 陳列揭示
有關機關 3日 30日
30日
上網公開蒐集意見20日 開發單位書面告知有關機關
開發單位舉行公開說明會並上網公開
開發單位擬具說明書主要章節內容
公開說明會後45日內作成紀錄並上網公開
是
表列或自願二階環評案件
主管機關召開範疇界定會議
否
開發單位製作評估初稿
上網公開20日 開發單位舉行公開會議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現勘及公聽會
並上網公開
開發單位 開發單位將說明書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將說明書
送目的事
業主管機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釐清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釐清
關 非屬主管機關所主管法規之爭點
非屬主管機關所主管法規之爭點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做成紀錄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將說明書轉送主管機關
開發單位依據紀錄修正評估書初稿
有重大環境影響之虞
環評委員會審查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將勘察現場、公聽會紀錄
及評估書初稿送主管機關審查
無
主管機關公告審查結論 環評委員會審查,作成審查結論
開發單位依審查結論修正說明書送主管機關 開發單位依審查結論修正評估書初稿
作成評估書送主管機關認可
開發單位舉行公開說明會
主管機關公告審查結論及評估書
式。二階環評則是舉辦公聽會,事 形成是受當時時空背景所影響的; 各盡職責,協助委員會判斷環評案
先收集民眾意見,並納入考量。 1980年代是台灣經濟高速發展的 是否通過審查。以下就台灣環評制
年代但也產生多個公害事件,民眾
說明會與公聽會都是政府蒐集人民 度中這三項特色進行介紹。
對開發單位能否客觀的評估環境影
意見的方式,但說明會多數只在於
響、政府能否審慎公正的決定開發
說明,較少回應民眾意見,而公聽 雙主管制度
案件是否通過,存有疑慮,因此衍
會則需要回覆民眾意見,並將民眾 包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主管機
生「否決權」的制度,希望扭轉經
意見納入考量。 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負責該類開
濟掛帥的狀態,那這麼重要的工作
應該由「誰」來把關,「誰」能夠 發案的必要性,並釐清環保以外的
擔任決斷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公
台灣環評制度的特色 法令,之後送主管機關進行環評審
正第三方,因此發展出由專家學者
查及後續追蹤。主管機關為環保署
台灣的環評制度有幾個機制上的設 及政府單位組成的「環評委員會」
或環保局,負責主導整個審查程序
計,在國際上是相當特殊的,包含 來進行審查,也就是本文所說的專
雙主管制度、否決權、專家審議 家審議制度,而在專家審查之前, 以及環評審查後的行政公告,為法
制度,而這些極具特色的制度的 負責環保及開發案的主管機關需要 律上的行政處分機關,人民或團
300mm FABS FACILITY JOURNAL DECEMBER 2017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