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Vol.45
P. 33
佳,尤其是PM 2.5 。去除PM 2.5 的主要方式有過濾和靜電集塵兩 粒(<1 m)的去除效率。
種。EP的初設成本較高,且有安全性的考量,但後續的保養 在實場測試部分,有人以Wet-EP來處理焚化爐燃燒的後
[03]
成本則較更換濾材來的低,且EP對PM 2.5 的去除效率可達90% 的廢氣,結果顯示微粒之去除效率可達97.5% 。由此可知,
以上。雖然EP對PM 2.5 的去除效率高但卻無法處理酸鹼氣體, Wet-EP對細微粒及奈米微粒都有極高的去除效率,若用於處
而WLSC則相反。為了能夠同時處理酸鹼氣體及PM 2.5 ,本團隊 理HT-SPM排放的PM 2.5 是一種經濟有效的處理方式。然而這些
嘗試將WLSC與EP結合,導入溼式靜電集塵技術(Wet-EP),同 研究及測試僅探討了如何以Wet-EP去除PM 2.5 ,但未針對排氣
時也克服傳統乾式EP及安全性的問題,並應用在處理HT-SPM 中的酸鹼氣體進一步處理。故此,以Wet-EP處理PM 2.5 的同時
清洗機台排放的廢氣。 也能夠有效的去除酸鹼氣體為本團隊的目標。最簡單的方式就
是將WLSC及EP結合,然而在設計及操作條件的控制卻相當困
2. 文獻回顧 難,還另需考量安全性的問題。
本廠由HT-SPM排放的硫酸銨微粒的粒徑皆小於2.5 m 2.3 EP理論與效率模式
(PM 2.5 ),因此袋式集塵器及靜電集塵器為最有效的去除方式。
因Wet-EP主要是由EP結構上的改良而來,其理論收集模
然而,袋式集塵器的壓損會隨著風量及微粒負荷量的增加而變
式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微粒的充電效率,第二部分為微
大,除了需定期更換濾材外,當壓損增加時風車加載所帶來的
粒的收集效率。本文參考文獻中的的靜電集塵器收集效率模式
能耗也不容小覷。相較之下,靜電集塵器可操作在高風量的環
[04]
計算 。其中微粒的電移動度(Zp)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Zp
境下,因此考慮到操作風量及微粒負荷的問題,對HT-SPM排
越大代表微粒越容易被收集,其計算方式如式1 :
放的廢氣而言,靜電集塵器為最佳可行性技術。
2.1 靜電集塵器(EP) (1)
靜電集塵可去除所有能帶電的固體粉塵及液體霧滴,並
-19
其中,n p =微粒的總帶電量;e=基本電荷1.6X10 C; =
且可處理較大的廢氣量與粉塵量,一般設計良好的靜電集塵
空氣黏滯係數(kg/m-s);D p =微粒粒徑(m)。
器,除塵效率皆可達95%以上。EP主要由放電電極與收集板
兩部分組成,當施加在放電電極之電壓達到臨界電壓(critical
3. 研究方法
voltage)時,周圍的氣體將會離子化,並產生高濃度的自由電
荷,此現象稱為「電暈放電(corona discharge)」。 3.1 Wet-EP之設計與結構
儘管EP對微粒具有極佳的處理效率,且已廣泛的被使用
因HT-SPM製程會使用到H 2 SO 4 、H 2 O 2 、NH 4 OH、D-HF
於業界,但仍有些需要克服的問題。例如 : 當累積在收集板表
及IPA等化學品,因此在排氣中會產生硫酸、氨氣、IPA及
面的微粒負荷量增加時會導致EP的收集效率降低。為了解決
PM 2.5 。而為了處理IPA,目前都是以Salix5000處理HT-SPM產
此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收集板的表面增加水流,在微粒
生的酸鹼氣體,再藉由沸石轉輪系統去除IPA,然而這樣的方
達到一定的負荷量後以水洗的方式清洗集塵板,如此一來就可
式卻無法處理PM 2.5 。根據硫酸銨微粒的特性,未被處理的硫
以避免上述的狀況發生,這種方式亦稱為「濕式靜電集塵」技
酸銨PM 2.5 經過Salix5000後的高濕度環境會形成液滴,進而再
術(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Wet-EP)。Wet-EP除了能夠減
釋放出H 2 SO 4 及NH 3 氣體,導致煙道的排放量上升。另外當這
少效率下降的問題外,也有研究發現,增加氣膠流中的濕度能
些微粒因後段風管的相對溼度降低,會再次結晶並且導致沸石
[02]
夠降低微粒電阻係數,使EP的收集效率增加 。因此後續便
轉輪的蜂巢式結構被阻塞,使得有效吸附面積變小,進而影
有更多研究投入Wet-EP的研發,並將其商業化。
響VOC的去除效率。針對此問題,本團隊與廠商合作依據需
2.2 濕式靜電集塵器(Wet-EP) 求設計的Wet-EP如 圖1所示(model : ECO-83-H, Chiyo Co., Ltd,
Hsinchu, Taiwan)。此Wet-EP為雙塔式的結構,操作風量為
Wet-EP清洗集塵板的方式包含噴霧法及水氣凝結法兩
5000CMH,前段為水洗單元用於去除酸鹼氣體;後段為除塵
種。噴霧法即在集塵器上方或下方噴入水霧,在集塵板表面形
單元用於處理PM 2.5 。當氣流進入Wet-EP後,會先經過含有填
成一道水膜來去除累積的微粒,也是最常見的方式。一般而
充物的填充層,以灑水的方式將下方填充物潤溼。當酸鹼氣體
言,電暈放電時的電流越高,充電區的離子濃度也越高,微粒
經過此段後,將氣態中高濃度的酸鹼氣體分子傳輸到液相中,
的收集效率也越好。但當操作電流高至某一程度時,容易產生
再藉由循環灑水及補充新鮮水的功能來維持效率,此設計與原
閃火現象,因此電壓與電流的平衡也是EP的重要設計參數之
理和一般的WLSC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水霧的作用會導致前
一。另外也有研究指出,當電壓電流控制得宜時,在水霧進入
段水洗單元有部分微粒凝核成長。氣流進入後段除塵單元前會
Wet-EP後,藉由電暈放電使液滴帶電後會大幅提高次微米微
FACILITY JOURNAL 03 2022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