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Vol.45
P. 35

表1、Wet-EP之微粒進出口濃度、排放量與PRE











                              圖3、Wet-EP現場配置圖




                                                                       在氣體部分(表2),Wet-EP對NH 3 氣體具有極佳的去除效
                                                                   率,約為95.5%,且對IPA也有75.6的去除效率。然而對H 2 SO 4
                                                                   的去除效果卻不佳,僅有41.5%。這主要是因為在製程中大
                                                                   部分的酸氣皆與鹼氣混和成PM 2.5 ,且因鹼氣的用量較大,因
                                                                   此絕大多數的酸氣都被反應為微粒,而多餘的鹼氣則隨著排
                                                                   氣進入風管。由過去的測試結果已知,當酸鹼氣體在低濃度
                                                                   時,會有去除效率不佳的問題。由可結果可知HT-SPM排放的
                      圖4、Wet-EP & Das Salix5000並聯測試示意圖
                                                                   硫酸氣體含量極低,煙囪硫酸氣體濃度過高的問題主要是由
                                                                   PM 2.5 潮解為液滴後再釋放出酸鹼氣體導致。在用水量方面,
                4.  結果與討論
                                                                   Salix5000為16.7L/min,Wet-EP為8.5L/min,約為Salix5000的
                                                                                                 3
                4.1  PRE與DRE                                       1/2。年用水量節省了約300,000NTD/m 。
                    量測結果顯示,HT-SPM排放的微粒主要為PM 2.5 (圖5⒜),
                                                                        表2、Wet-EP之氣體進出口濃度、排放量與DRE
                其中又以0.4-1.0 m占最多,約為總質量濃度的63% (圖5⒝),
                進一步將進出口的PM 2.5 濃度與風量進一步換算為去除效率的結
                果如 表1所示。Wet-EP對0.1 m以下微粒的PRE為87%;0.1-0.4
                 m為86%;0.4-1.0 m為94%;1.0-2.5 m為89%;2.5-10 m為
                86%,PM 2.5 的去除效率為91.2%。相較之下Salix5000的PM 2.5 的
                去除效率僅為36.6%(過去測試結果)。顯示了將Salix5000更換為
                Wet-EP可以大幅的減少PM 2.5 的排放量。

                                                                   4.2  Wet-EP理論模式vs.實測結果

                                                                       Wet-EP理論線與實際值的比較結果如 圖6所示,理論線
                                                                   是根據的2.3章節之模式計算得到,而實際值則是根據ITRI的
                                                                   MOUDI採樣結果計算所得。結果顯示,對<0.1 m的微粒的實
                                                                   際效率較理論效率低了約10%,這可能是因為在手動採樣時
                                                                   因<0.1 m微粒的質量濃度較低所造成的採樣誤差。而0.8 m
                                                                   以上的微粒PRE之實際值高於理論值約5-12%,這是因為前段
                              Wet-EP/Salix5000 inlet (From HT- SPM)
                                                                   水洗有部分凝核成長及去除較大顆微粒的功能。由結果可以
                                 圖5、Wet-EP入口                       看出,理論收集效率曲線呈U型結構,與文獻提及的相同。另
                     左 : PM 2.5 質量濃度分布。右 : 各個粒徑微粒占比                外,微粒最低的收集效率為80%@0.8 m,這是因為基於安
                                                                   全考量將Wet-EP的操作電流控制在20.3mA的安全值,若是將
                                                                   操作電流提高到25.0mA,則收集效率會高於90%,且對HT-
                                                                   SPM排放的PM 2.5 之總PRE可提高至95-97%,然而這需要更進
                                                                   一步的安全評估與設計。





                                                                                             FACILITY JOURNAL        03  2022  3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