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Vol.43
P. 52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Contaminants)」,環境實驗室也應該建立相關分析的技術
           [14] ,因應未來的需求。

           3.2  廠務實驗室分析技術與應用

              依據上述的問題,廠務實驗室在技術上必須建構的分
           析能力是什麼?以分析技術而言,大致可分為四類 : ①有機
           分析(Organic analysis);②無機分析(Inorganic analysis);
           ③微物分析(Micro analysis);④材料熱機械分析(Thermal-
           mechanical analysis),每一分析技術除儀器設備外,必須搭
           配適當的樣品處理方法才能達到分析的目的,表4說明廠務
           實驗室未來五年將建構的分析技術與能力,2021~2022年是
           基礎建設期,建立主要相關分析技術;2022~2024年應用發
                                                                          圖6、廠務實驗室技術發展
           展期,將分析技術應用於廠務實務上;2024~2026年技術擴
           展期,利用分析技術制定規格和規範,並推廣至台積所有廠
           區,建構廠務專屬的分析系統和實驗室。而廠務實驗室分析
           技術的開發與精進,則須結合廠務學院/RD的研發、儀器及
           材料供應商的經驗、及學術單位的研究(如 圖6),才能充分發
           揮分析技術的應用,達到品質提升的目的。


                                             表4、廠務實驗室分析技術與計畫表
           分析種類        2021~2022                                     2022~2024             2024~2026
                       基礎建設期                                         應用發展期                 技術擴展期
                       技術/設備                 方法                      應用                    標準與規格
           有機分析        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        - 有機溶劑微量分析(定性/定量)       - 高分子聚合物鑑別            成立北、中、南廠務實驗室,
           Organic analysis  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   - 熱裂解高分子聚合物分析      - 溶劑中有機微粒成分           建立製程品質相關技術
                       液相層析飛行時間質譜儀(LC-TOFMS)   - 蒸發濃縮                   (polymer/高分子)
                       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    - 固/液相萃取                - 水中有機物分析
                                             - 浸泡萃取                  - Filter leaching test
                                             - 有機材料成分結構變化(官能基)       - 材料老化/失效原因
           無機分析        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ICP-MS)     - 金屬離子分析                - 化學品/UPW金屬離子分析       成立北、中、南廠務實驗室,
           Inorganic analysis  感應耦合電漿放射光譜儀(ICP-OES)   - 金屬single particle   - 水源分析金屬離子分析   建立製程品質相關技術
                       離子層析儀(IC)             - 酸鹼離子分析                - PM procedure最適化     特殊氣體線上監測系統
                       粒子計數器(Particle counter)   - 化學品particle檢測     - 材料/零件溶出試驗
                       滴定儀(Titrator)         - 酸鹼濃度分析                   (filter、parts、o-ring)
                       多迴旋飛行時間質譜儀(infiTOF)   - 製程氣體不純物分析             - 零件故障分析(Filter)
                       粒徑分佈分析儀                  (bulk gas/specialty gas/ AMC)   - 製程氣體及時分析
                       (Particel size distribution analyzer)   - Slurry分析(PSD, LPC, Zeta P)   - AMC monitoring
                       大粒子計數器(Large particle counter)   - 表面電位量測(wafer film/    - 跨廠區CQC比對
                       比重計(Sp, Gr. Meter)       filter membrane/塑材PFA)  - New slurry供應系統驗證
                       表面電位量測儀(Zeta potetial meter)                  - Slurry各項參數與製程關係
                       導電度計(Conductivity)
                       酸鹼度計(pH meter)
           微物分析        光學顯微鏡                 - 微結構影像分析               - 零件品質比較、驗證(Quality)   材料品質規格制定
           Micro analysis  3D顯微鏡             - 3D立體結構觀察與量測           - 零件異常分析(FA)「彈道比對」    材料使用規範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         - 表面粗糙度(nm)             - 微物成分鑑定(無機/有機)       廠務材料供應商管理
                       能量散射X射線譜(EDX)         - 固態微物成分鑑別              - 有機成分老化變質
                       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u-FTIR)   - 固體/液體/粉體/薄膜/微粒有機成分鑑定  - 零件品質baseline收集
           材料特性分析      動態力學分析儀(DMA)          - 彈性模數(Modulus)         - 評估材料強度、吸震效果、老化狀況
           Material    熱機械分析儀(TMA)           - 應力(Stress)、應變(Strain)   - 塑材(聚合物)、複合材料或鋼材
           characteristics  熱重分析儀(TGA)       - 熱膨脹係數, CTE               (無機物)的物性比對
                       微示差掃描熱卡分析儀(DSC)       - 玻璃轉移溫度, Tg            - 材料的熱穩定性、分解溫度
                                             - 熱穩定性, Ts              - 聚合物品質比對
                                             - 熱分解溫度, Td                (揮發物或塑化劑的殘留)
                                             - 結晶溫度, Tc              - 塑材(聚合物)的固化/聚合程度
                                             - 反應熱, ΔH/反應程度


           50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