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Vol.43
P. 110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圖1、SCADA/DCS/PLC/CIM/SI電力負載管理資料流架構圖


           2.  文獻探討                                          [03] 。 負載管理在一般文獻上也常稱為需求側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主要著眼點是穩定運轉。
           2.1  供應端與負載端用電管理範疇
                                                                 用電需求與供給必須維持動態平衡,因系統尖離峰負載
              普遍的文獻探討中對於供應端電力公司而言,常會討論                       差異甚大,若僅由供給端調整絕對滿足任何動態需求,部分
                                      [01]
           需量反應預測與發電成本相關問題 ,一般管理模型會利用                        (尖載)機組之利用率勢必降低,造成投資浪費;反之若電源開
           大數據在探討迴歸分析預測負載需量,做為最佳發電效率運                        發不及或機組運轉受限時,則將面臨電力不足及電力過載危
           作及備轉容量安排,如供需整合規畫IRP(Integrated Resource           機。綜合用電管理兩個層面相關文獻探討整理如 圖2,讓讀
           Planning)係指同時考慮供給面資源與需求面資源之最佳成本                   者可以比較清楚主要範疇。
           與效益方案,這讓電力規畫有如投資理財一般。業界實務探
           討中,工研院在電力資源規劃永續策略研究中有探討如何利
                                                                              供應端      供應端用電管理
           用現有的電力資源,在評估成本及風險後擬定出最符合效益                                                    • 需量反應預測與需量檢討
           的用電規劃並提出電力承載順序(Loading Order)與供需整合                    用電管理                    • 供需整合計劃
                                                                                         • 設備運轉時段調整最佳化
           計畫(IRP)結合之新概念 ; 又如鴨子曲線(Duck Curve)帶來電力
                                                                              負載端      負載用電管理
           市場典範移轉理論模型也常在源頭供應端被提及。通常電力
                                                                                         • 最佳用電趨勢預測調整/避免超約
           公司為滿足用戶的用電需求,避免如夏季供電不足造成限電                                                    • 負載運轉分配最佳化
           壓力,其負載管理主要在「抑低尖峰負載,提高離峰負載,                                                    • 功因及諧波控制
                                                                                         • 減少電力浪費(節能)
           減少尖、離峰的負載差距,以使電力系統有穩定及最符經濟                                                    • 過載風險管理
           效益的運轉」,如目前台電公司的負載管理有時間電價(尖離
           峰)、季節電價(六月到九月為夏季電價)、可停電力(鼓勵用戶                                 圖2、用電管理文獻探討範疇
           配合暫停部分用電,以減輕供電的壓力並給予用戶電費優惠)
                          [02]
           等常有許多文獻討論 。                                           以下就針對如何執行工廠負載端用電管理穩定運轉,逐
                對於負載端而言,工廠標準的負載管理( Lo ad                     項以理論基礎做相關的文獻探討。
           Management)指的是以工廠生產需求為考量的用電管理,不
                                                             2.2  負載即時值與用電趨勢圖應用探討
           同於發電源頭管理。 也就是藉由最佳化預測及穩定用電量管
           理、提高設備運轉效率、極小化尖峰需量及虛功(提高功率因                           目前power SCADA資料取樣速度一般為0.5sec.內可滿
           數)等方式進而最大化受電穩定度及效率,計劃設置最恰當                        足負載瞬間變化alarm即時預警需求,但是在用電趨勢管理
           的安全供電迴路,以達穩定且有效用電並降低電力成本目的                        卻會造成資料過多效率不佳問題,要如何取捨資料收集密度
                                                             同時達到即時值預警及用電預測管理是重要課題。在文獻

           108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