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EXPO 2012 YEOSU KOREA – The Living Ocean and Coast

麗水世界博覽會 - 生機勃勃的海洋和海岸

關鍵詞/ 世界博覽會
Keywords / EXPO3

2012年麗水世博會是介於2010上海及2015米蘭兩次綜合型世博之間所舉辦之主題型博覽會,展出時間三個月,共計106個國家參展;麗水世博已被「CNN GO」評選為今年七大必遊景點之一,本屆主題為”生機勃勃的海洋和海岸”, 與台灣四面環海的環境相互呼應,其蘊含著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海洋之未來藍圖,是以浩瀚大海為背景,以海洋與人類和諧共存為前提,提出創新科學與技術相融合的新海洋綠色經濟願景。海洋污染日益嚴重,海洋生態系統遭受破壞,海平面逐漸上升等源於海洋的災難並非一個特定國家的問題,而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圖一

文字設定:

圖一、EXPO 2012會徽

前言

探索有關海洋和海岸的人類共同問題之解決方案正是2012年麗水世界博覽會選擇該主題的核心所在。為了更好演繹世博主題,而設了三個副主題,分別為物質層次的“海岸開發與保護”、對人類生存越來越重要的“新資源技術”,以及精神層次的“創意海洋活動”。

海岸開發與保護 Coastal Development and Preservation

由於人類盲目利用和開發資源,支撐人類生活的生命保障系統-海洋生態系統遭受了嚴重破壞。2012年麗水世博會將宣導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讓人們認識保護海洋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新資源技術 New Resource Technology

海洋是解決陸地空間不足、資源枯竭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唯一對策,大量蘊藏著石油等非生物資源和生物資源,有效合理利用海洋是保護海洋資源、造福人類社會的必經之路,為此就必須要有科學技術的支持。2012年麗水世博會將展現未來型海洋科技的發展前景。

創意海洋活動 Creative Maritime Activities

海洋是文化與藝術的搖籃,給人類無窮的靈感與智慧,很多地區都將海洋奉為生命之源、萬物之母,海洋使人類跨越國家與民族的界限,形成了共同或者相似的生活方式與精神文化體系,2012年麗水世博會將以文學、美術、電影、表演及活動等多種手段,展現海洋人類所持有的共同點。

展館設施

主題館 Thematic Pavilion

主題館為最主要且永久保存的設施,其以各式各樣方式呈現世博的主題”生機勃勃的海洋和海岸”,設計者是針對如何去創造可融合在地都市紋理的脈絡及自然環境並作為具體設計目標,對於海洋的體驗有兩種,即一望無際的表面及寬廣的深度雙重特性激發建築空間和組織概念,連續以垂直及水平方向扭轉的表面,定義出具有特色的室內空間,垂直圓錐體激發參觀者沈浸在展覽的主題,逐步展開水平面所掩飾的門廳成為一個彈性平台以實踐空間理念最佳的場所,連續轉換所具有截然不同的空間經驗也在展覽館的外在顯露;朝向海洋的垂直圓錐體定義出全新的海岸線,以柔化的邊緣不停的轉換在海水與陸地之間,相對應展覽館的另一邊發展出具有人造屋頂花園地坪及觀景路徑;屋頂的天際線轉化為具有韻律感的建築正面,且朝向世博的主出入口及數位美術館,虛擬海洋多媒體展示為主題展覽的另一部分,動態的外表像是建築師透過展覽館激發類似意象上感官經驗。白天在實驗場所利用薄版去控制光線的狀態,日落後利用LED照明以薄版達成類似的視覺效果,動態模擬去仿效生態以呼應永續的意義。外型、材料、行為及光線都有著相互的緊密關係,長形單片的薄板、寬廣的開啟角度及較大型空間都被光線所影響、與生態的連結也是本次世博生態的重要主題。當轉換時,建築正面讓感官的經驗在結合創新及實驗性質的方法更呼應本次世博的主題,為海洋與人類共存,認識海洋的價值,實現和諧共存的未來。內部展示平時很難接觸的多種海洋環境和美麗的風景線,可以在這壯麗景觀映入眼簾的那一瞬間,重新認識到海洋的寶貴,領悟到海洋隱藏著的價值。象徵性地展現海洋價值及人類與海洋關係的空間,伴著海洋傳來的波濤聲進入展館,可認識到海洋本身具有的價值與生命力,以及人類對海洋的依賴,為世界首個建於海上的展館,建築師為來自於奧地利soma事務所,建築時間2010~2012,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公尺;樓高:地上2層。主題館側面就像一隻生活在陸地的鯊魚,體側用於呼吸的鰓裂,不斷變化以展現海洋為主題,混凝土結構在錐體的形式,重新定義蜿蜒的海岸線,並提供從屋頂露台可俯瞰附近島嶼的視野 圖二~六

圖二、主題館俯瞰視圖

圖三、主題館視圖

圖四、主題館側照

圖五、主題館入口視圖

圖六、主題館斜側模擬效果圖與前側照

韓國館 Korea Pavilion

展現韓國海洋的特徵與價值,描繪韓國海洋未來藍圖,增強民族自豪感,設計取自太極圖樣,其主題為展現韓國人的海洋精神與海洋實力,從奇跡之海到希望之海。內部展示崔南善的詩作《海與少年》貫穿展區與影院,利用影像和舞臺表演,結合數位和模擬技術進行展示,360度環幕影院展現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韓國海洋未來。韓國館是韓國的代表建物,不宣洩碳素,以解釋未來綠色建築的新榜樣 圖七、八

圖七、韓國館夜間模擬視圖

圖八、韓國館模擬視圖

海洋產業技術館 Marine Industrial & Technology Pavilion

利用海洋產業和技術,推動藍色經濟發展,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海洋,資源危機的解決方案,運用海洋產業技術,有效利用取之不盡的海洋資源,克服地球危機;人類已瞭解到海洋的新的可能性,隨著海洋技術的發展,大海成為解決更多難題的應對方案。利用海藻類,不僅可以生產生物乙醇,還可以生產環保面料,甚至還能利用科學技術生產如鋼鐵般強硬的塑膠;海洋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如同海藻類的無限利用,人類在危急中找到了新的應對方案,通過新的應對方案克服危機的人類,將會繼續打造更加富裕、更加綠色的生活 圖九、十

圖九、海洋產業技術館俯視圖

圖十、海洋產業技術館

氣候環境館 Climate & Enviroment Pavilion

主題為海洋─地球環境的調解者,海洋的氣候環境調節作用的重要性和因氣候變化導致的地球危機,用五感體驗極地氣候,體驗地球兩極(南極、北極)的氣候,體驗大風雪冰塊隧道、南極的雪暴、冰壁,可親身經歷地球變暖所造成的危機,瞭解緩解地球變暖和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性 圖十一

圖十一、氣候環境館

海洋文明城市館 Marine City Pavilion

主題為人類對海洋的挑戰與取得的成就,未來的生活家園,海洋與人類的邂逅。序廳中央展示挑戰的象徵—羅盤,並展現人類海洋文明的交流及發展歷史,面向海洋的挑戰,將人類面向海洋的意志、熱情、智慧體現在挑戰的象徵—船舶,深入淺出地講解海洋人類的挑戰精神,以及跨海交易及文明交流歷史,文明的時間膠囊“遇難船”營造生動的海洋環境,展示遇難船實物 圖十二、十三

圖十二、海洋文明城市館鳥瞰視圖

圖十三、海洋文明城市館

海洋生物館/水族館 Marine Life Pavilion/Aquarium

海洋的多樣性與魅力,展現海岸(泥灘)和海洋生物的神秘與魅力,讓參觀者認識海洋生態系統的結構以及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神秘的海洋生態系統:泥灘棲息地:鹽濕地→泥灘(潮道)→混合型泥灘(潮下帶),沙泥灘→海岸岩石→大葉藻海草床—介紹多種多樣的泥灘種類及泥灘生物的生活方式。海洋的多樣性與魅力與Big-O相連,以海洋為主題的麗水世博會重要主題演繹區展示海洋文化多樣性與資源保護重要性的綠色水族館,保護珍稀物種和海洋生態系統的研究基地 圖十四、十五

圖十四、海洋生物館

圖十五、水族館 [3]

The Big-O

Big-O是麗水世博會的標誌性設施,它以寬廣的海洋為背景,是體驗世博主題的空間,The-O意味著海洋(Ocean)的“O”和數字“0”,標誌著在海洋尋找新的出發點,由麗水新港V型防波堤和陸地相連接而成,內側則是一個大型海上展區,外側則提供各式文藝表演的大型海上舞台,水幕投影加上週邊噴出的噴泉、噴霧、火焰、燈光和鐳射形成斑斕奪目的奇異效果 圖十六~二十

圖十六、博覽會場一隅

圖十七、麗水世博是繼1993年大田世博之後,第二次在韓國舉行的國際博覽會機構(BIE)認可之博覽會,也是第一次在韓國海邊舉行的世博

圖十八、夜間The Big-O秀 (圖片來源: Yonhap/AP、ECA2)

圖十九、The Big-O

圖二十、The Big-O 設計圖 [4]

天塔 Sky Tower

天塔高73米,是在世博園區最高的建築,由廢棄的水泥筒倉打造而成,極具“特殊”象徵性的文化空間,今後將作為麗水世博會地標,永久保存下來。這座天塔本是工業化時代遺留下來的廢棄水泥筒倉,改造利用廢棄構築物,非常符合麗水世博會追求綠色環保的宗旨,天塔的外部就是貌似豎琴的巨型管風琴,這架管風琴不僅具有報時功能,用汽笛聲告知人們時間,而且還將獻上優美動聽的歌曲。其海水淡化設備展示海洋的未來價值,為應對因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導致的缺水問題,全世界正積極開發並使用海水淡化設備。可藉由設在展廳的海水淡化設備充分認識到海洋的價值,不僅能親眼目睹淡化海水的過程,而且還能品嘗經淡化處理過的飲用水圖二十一~二十三

圖二十一、天塔

圖二十二、天塔夜間鳥瞰視圖

圖二十三、天塔與企業自建館 (圖片來源: http://www.eurowon.com)

其他值得一提的設施尚有世博數字畫廊(EDG),為全球最高畫質的超大型LED屏幕 圖二十四

圖二十四、數字畫廊 (EDG),大型LED結合最新的IT科技和海洋藝術的文化空間

此外,還有包括各具特色的企業自建館:現代汽車集團 圖二十五、三星 圖二十六、SK電訊、LG 圖二十七、GS Caltex、樂天、POSCO館等。最後,大宇造船海洋機器人館、國際館...等,也是值得一遊的,因版面有限,在此無法一一詳述,有興趣的讀者,請上麗水世博官網查看。

圖二十五、現代汽車集團館夜間模擬視圖

圖二十六、現代汽車集團館與三星館 [5]

圖二十七、SK電訊館與LG館

結論

以都市的角度看麗水世博,其展現出如何去尊重在地都市紋理,順應自然的環境,建築已不再是突破,而是去思考如何融入周圍環境,順應四周的變化,並利用光線及量體創造不同的空間感受;廢棄的筒倉賦與新的生命及意義,延續其價值,展現規劃者的巧思。

以永續的精神看麗水世博,讓人類重新認識海洋和海岸的價值與意義,思考如何解決氣候變化、生態系統破壞等課題,以持續利用為目的,共同謀求海洋資源匱乏、氣候變化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並開發海洋能源利用技術、下一代海洋生物技術、海洋污染控制和環保技術、海岸地區管理和氣候變化應對技術等創新型海洋科技。

如要拜訪本屆麗水世博有四項要把握的參觀重點:

  1. 首座建構於海上的世博主題館,館內將以高科技的影像設備及表演,為大家展示人類與海洋之間生生不息的關係;
  2. 採用氫電池系統的韓國館,內部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穹頂影院;
  3. 韓國國內最大規模的水族館,可觀賞白鯨、貝加爾湖海豹、海龍等瀕臨絕種的珍稀物種,以及利用巨滑舌魚和食人魚等生物,原貌再現亞馬遜生態環境;
  4. 全球最大管風琴造型天塔,現場會傳送美妙樂曲,傳遞了老舊物體只要懂得發揮創意,還是能注入新的生命,成為獨創的藝術作品。

麗水世博以生動的方式呼籲世人關愛海洋,採取對環境友善的低碳設計,各項設施充分利用乾淨能源—太陽能發電,更大量運用綠色與回收再生之建材構築,將人類與地球環境和諧共存的理想具體落實在世博園區,創新的科學與技術融合,創造海洋綠色經濟的願景,值得大家前往參觀。

參考文獻

  1. Soma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http://www.soma-architecture.com
  2. 2012麗水世界博覽會 http://www.expo2012.kr/main.html
  3. WHOWIRED Open News Source Network http://whowired.com/97917
  4. STUFISH Entertainment Architects http://architecture.stufish.com/architecture/bigo
  5. 今日新聞 Now News http://www.nownews.com

留言(0)

Further Reading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