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 Travel Note of Mountaineering, Hehuan West Peak

登山的魅力 - 西合歡山紀行

關鍵詞/ 登山、西合歡山、旅行紀錄2
Keywords / Mountain Climbing,Western Hehuan Mountain,Travel Notes2
文字設定:

登山的魅力 – 西合歡山紀行

十月初,又該到了秋高氣爽的季節了,雖說今年看似個晚冬,但不想浪費一年中爬高山的最好時期(因為較沒有颱風與雨季之困擾且氣候涼爽舒適),自己因為工作與個人因素已有將近四年多沒有去爬百岳了,雖然在平常假日裡仍有爬爬小山的習慣,但眼看著遂日臃腫的身材,經不起山友們的挑釁、起鬨與設計,重新燃起雄心大志,就這樣被動地莫名其妙報了名,經老婆的恩准後,再一次收拾心情整裝挑戰台灣百岳 - 西合歡山。

台灣百岳

台灣寶島好山好水,所擁的高山密度名列世界前茅,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山加起來超過兩百座以上,每一座高山都是英武挺拔,台灣人的聖山-玉山此刻也正在參選「世界新七景」決選中,愛呆丸的同胞們請努力為她加油吧!至於有關「台灣百岳」的由來,在民國六十年代期間,由登山界四大天王前輩林文安、蔡景璋、邢天正、丁同三先生等人評選出台灣百岳名單,攀登百岳運動就這樣成為台灣登山同好的心願與目標,百岳之中的「五嶽」、「三尖」與「一奇」,最能代表台灣高山的雄偉氣勢,成為有志攀登台灣百岳者的首選標的了。

「五嶽」、「三尖」與「一奇」

近來偶有登山客失足傷亡之消息,前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的山難事件,有關他的「莎韻之鐘」的故事猶言在耳,但登山客們還是絡繹不絕探訪心中的大山,到底登山的魅力在那裡?在爬山的過程中,背負著沈重的背包,朝著心目中的山,靠著自己的毅力一歩一腳印地往上爬,大口呼吸大量流汗,把全身所有能量與熱情,都散發於群山峻嶺之中,苦行僧似的自我勞役,在山中過著最簡單的生活,為了只是享受登山的過程、攻頂之愉悅與山中之寧靜,每當攻頂完成的瞬間,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喜悅,那種完成自我追求與征服高山的原動力,確實有其獨特之魅力。在享受登山的同時,也能從中明白自己的渺小,山爬的越高越多,更懂得學會理性與謙虛,更能學到尊敬每一座山,敬山進而愛山。

雖說此行只是「西合歡山輕鬆行」,在一般普羅大眾心目中,合歡山不就只要輕鬆開著車,即便騎著腳踏車也可以到達,算是那門子的登山。但是如果你有爬過百岳經歷,那就會聽過這「七上八下」、「鳥山鳥路」、又臭又長的「西合歡山」的大名了,雖說她在百岳中算是小朋友排名第83位,但就全程整段路況而言,在個人曾經爬過的百岳中,沒有一座山像西峰這麼地難爬,想要順利攻頂並取原路下山,從登山口開始來回共長13.4公里,一般約需花費十二個小時左右,但看官們請仔細觀察分析以下之高度剖面圖,其中一起始的陡升陡降坡,大於七十度仰俯角曲線,漫漫七上八下的長長山路著實讓人吃足了苦頭。

合歡山群峰位處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共有七座山所組成,包括主峰、東峰、北峰、西峰、石門山、合歡尖山與石門北峰。合歡山一年四季裡都值得遊玩,春天滿山盛開的玉山杜鵑、紅毛杜鵑花海美不勝收;夏季也是玉山杜鵑花綻放;秋季楓紅落葉,星辰月光之美令人陶醉;冬季雪景迷人,白雪靄靄讓人著迷,景色貫穿於春夏秋冬。十月初在今年還算在夏天,一整眼的青青草原景致與立霧溪谷上平鋪著的乾乾淨淨的雲海著實讓人心曠神怡。接著就分享此行之記錄如下。

04:30

開車抵達小風口登山口,此時太陽還沒上來,天色昏暗下整裝後出發上山,大伙摸黑戴頭燈低頭前進,從登山口開始一路都是陡峭的大徒昇坡山徑,短短的一公里路空山上空氣稀薄,呼吸與步履若未調配得宜,就會爬的上氣不接下氣、氣喘如牛,唉呀苦啊~,一開始就被下了一記大馬威了,開始一路的撞牆期。

06:00

一路喘噓噓地到達反射板,此時太陽也露臉了,晨曦中滿山青青矮箭竹草原與雲海映入眼廉,辛苦爬山不就是為了這眼前的美景?哀嚎中抵達「合歡北峰」(3,422m,亦為百岳之一,排名第34,十崇之一),此時同伙中開始有高山症之症狀反應了。

06:30

一陣拍照留念後出發往「西峰」前進,剛開始一路緩降山徑,是此行中最舒服的一段,北峰的南面是矮箭竹形成之草原,北面卻是碎裂的斷崖,順著眼前之兩個陡降坡急下,延路拉著繩子下降到鞍部,想到回來時還要回頭再爬上這仰角七十度的陡昇坡,心情變得很差……。 

08:00

開始上上下下的山路,爬上一個山頭後下山頭,再爬上另一個山頭,也不知道前面還有幾個山頭?西峰老是找不到,因為她比這些山頭大哥們還矮,還好一路上天氣不錯,群山環繞展望頗佳,延途「白姑大山」、「聖稜線」、「武陵四秀」、「南湖大山」與「奇萊山」等眾名山們一路陪伴,尤其還有明顯的小三角-中央尖山在遠遠地招喚著,心情有變好些了,但這一路辛苦走來,已顯露疲憊之冏況了。

10:30

到達華岡岔路,此時距離西峰還有段險降坡,但眼看目的地就快到了,咬著牙往下衝!

11:30

終於到達合歡西峰( 3,144m,百岳排名第83,十翠之一 )了,真的實在累跨了,這張攻頂留念相片笑臉其實是硬裝出來的,心裡不斷開罵幫我報名參加的山友,在家吹冷氣休息不是很好?

12:30

循著原路回頭下山,在華崗岔路簡單用餐後,開始最痛苦的回程路。

15:00

又回到早上的鞍部了,全身力量早已用盡,昂首遠眺高高在上的北峰,兩腿已無法接受指令並有抽筋現象,但是想回家一切還得靠自己,含淚往上爬吧!

16:30

經過兩段大陡坡後,終於回到北峰了,但別以為前途就是光明大道,更大痛苦的考驗來了,此刻山上起了大霧,天色也漸暗了,能見度不到十公尺,為了趕回去吃晚餐,於是開始一個小時的急下坡行軍,大伙一路上無言但心裡滿是哀怨,並一致質疑沿路之里程標示之正確性?上坡容易下坡難,兩腳快殘廢了。

17:30

全體隊員終於安全回到小風登山口,全程共計花了十二個半小時,成功完成任務!(OS:以後再也不來爬第二次了,除非時間久了忘掉這段痛苦經歷~)

後記

八年前開始了登山運動,從此被高山所征服了,深深喜歡上這個運動,中間雖中斷了四年多,至今完成的百岳記錄也有十幾座了,但每次的爬山攻頂,都必定抱著愛山敬山的心情,享受融入大自然的感覺,只要時間許可範圍,假日早上都會就近到新竹縣芎林鄉之「飛鳳山」走走,這裡空氣新鮮視野遼闊,這裡的老老少少山友們都平易近人,連這裡的狗都相對友善,沒有「藏狗咬人」的聽聞,在山上與山友們煮茶論英雄談是非,吹吹風、流流汗後回家洗掉一身的汗臭,雖說這種平淡的生活平凡無奇,但實是人生一大享受,年紀已老大不小了,能登山的時間也愈來愈少了,同好們歡迎加入一起分享登山的樂趣。

此外特別呼籲,參與登山運動不管爬大山小山,「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下,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帶走」。

參考文獻

  1. 登山補給站
  2. 中華民國山嶽協會
  3. 第二世代台灣百岳全集上冊,戶外生活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 維基百科

留言(0)

Further Reading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