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左圖:大鄧伯-煤煙/ 中圖:落羽松-椿象/ 右圖:茄苳-天牛
The Study of Pest Prevention Methods in Landscapw Gardening of TSMC

台積電景觀病蟲害抑制工法探討

關鍵詞/ 景觀維護、病蟲害、抑制工法
Keywords / Landscape Maintenance,Pest,Prevention Methods

在全球環保與健康意識抬頭,國人逐漸關注週遭自然環境與地球生態間的永續發展關係,並在全世界各大城市推動綠覆率之下,生態景觀維護管理將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將以台積電景觀維護為主軸,探討景觀養護中病蟲害抑制工法,就現況調查,台積電11個廠區中病害共有7種,其中以煤煙病最高,病害發生率為30%,其次為白粉病,病害發生率為27%。蟲害則以介殼蟲類發生率為20%最高,其次為小白紋毒蛾11%與蚜蟲10%,並針對主要的病蟲害提出建議防治之方法,以達到生態平衡的目的。

文字設定:

前言

工業廠區綠帶的規劃需考量人的使用空間強度及強調生態空間的連續性,人使用空間強度高之綠帶應以景觀綠美化來設計;而使用空間強度低之綠帶應導入以生態綠化及生物多樣性為主之設計。工業廠區的綠化主要能提供人員更舒適的工作環境,良好的景觀綠化能提升員工們生理、心理上的舒適感,進而增進工作的生產力[5],以台積電為例,除辦公區及無塵室之外,擁有佔地面積25%以上的生態景觀綠地與垂直綠化面積。

廠區室內植生牆造景及擺放能淨化空氣的植栽,對於改善空氣品質、抒解人員工作壓力有正面的效果。廠區室外空間設置了生態池、生態河道及空中花園等多樣的生態綠化,除了能提供週邊生物一個棲息的園地、豐富廠區動植物的生命樣態,藉由建築物與自然環境的相互融合,維繫著人與自然的關係。

然而舒適的景觀是需要適當的維護,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養分、日照等條件相輔相成,這些條件若有過與不及的情況,植物生理就會失去平衡,而造成植物變得脆弱,容易受傳染性疾病菌侵害[12]

本研究以台積電竹科、中科及南科11個廠區進行植栽病蟲害之現況調查分析,並針對主要的病蟲害問題提出防治之方法,以期營造生態景觀永續經營及增進員工身心健康之目的。

文獻回顧

植物病害主要是由真菌性(霉)、細菌性、濾過性病菌等所造成,其中約有80%屬於真菌所引起。細菌性疾病多數屬於桿菌,是從植物體的傷口、修剪、砍傷、插枝等的切口,或是氣孔、水孔、莖幹、蜜腺等進入植物體。病毒從植物表皮細胞傷口或微管組織侵入,傳播方式可能由植物體接觸傳播、媒介(蚜蟲、蝨、樁象、介殼蟲)傳播、種子傳播、土壤傳播[2]

蟲害主要為害方式為咀嚼式或刺吸式為主,如蝗蟲、金龜子、介殼蟲、小菜蛾主要取食葉部;蠹蟲、天牛主要為害莖或枝幹部位;螟蛾、薊馬為害果實;切根蟲、線蟲、根蟎為害根部。除直接為害,另外還有藉著傳染病為媒介的間接為害方式,如介殼蟲、蚜蟲、木蝨誘發煤煙病,其他如蚜蟲-毒素病、柑橘木蝨-柑橘黃龍病、薊馬-番茄捲葉病毒[2]等傳播植物病原。

病蟲害整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簡稱為IPM)是植物健康管理最重要的項目,其基本原則為將有害生物的族群維持在經濟危害基準之下,而非將其徹底除滅。儘量採用非化學製劑的防治方法以降低有害生物族群。當藥劑的應用已無可避免時,應慎選藥劑,降低其對有益生物、人類及環境的影響[7]

病蟲害整合管理流程包含病蟲草害初期時的認知與診斷,判斷現地為害之關鍵病蟲害,了解其生態習性、寄主、危害方式。預防是以抗病選種、種植區域、時期、施肥與水分管理、田間衛生管理等方式達到預防目的。觀察與監測包含對於植物本身的生長情形監測與建立病蟲草害預警系統、設立害蟲的費洛蒙、黏板監測與誘殺。治療方式採用生物、化學、及相關資材統合運用。平時隨時更新調整管理模式,從座談、講習、及技術研會、指導手冊認識最新技術,記錄植栽生長記錄,動態性調整更新管理策略[8]

現地調查方法

本文針對台積電竹科、中科、南科之廠區,研究包括:F2&5、F3、F7、F8、F12P1、F12P4 & P6、F15、F6、F14P1、F14P3及F14P5 & P6等共計11個廠區,主要係對於廠區內外之景觀維護乃至於植栽病蟲害,進行詳實之現地勘查與調查紀錄。

調查方法與觀測時間如下所述。

調查方法

以生態調查之普查法(定性分析)[10],以日常維護管理人員,每日定期巡視負責之景觀與植栽區域,拍照紀錄植栽區域內之病蟲害出現的徵狀與植栽名稱以及比對圖鑑或送請專家學者進行病徵判斷。

調查時間

以廠區景觀病蟲害實際維護經驗為基礎,在一年之中病蟲害發生頻率及種類最高的月份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為2014/07/01至2014/08/01。

調查結果與交叉分析

透過一系列的現地調查與徵狀比對後,研究發現,於竹科、中科、南科的景觀植栽儼然有病蟲害之問題產生,因此,本文乃進一步針對確診結果進行因素分析,重點包括台積電各廠區內的景觀與植栽病蟲害之種類、來源及佔比。

病害之種類

調查結果顯示在台積電的11個廠區中所衍生的病害共計7種,包括:煤煙病、白粉病、流膠病、腐朽病、褐根病、根腐病及青枯病等 表一

表一、台積電廠區景觀植栽病蟲害種類

廠區

F2&5

F3

F7

F8

F12P1

F12P4/P6

F15

F6

F14P1

F14P3

F14P5/6

單一病蟲害廠區危害數總計

病蟲害名稱\綠地面積(m2)

16,610

14,331

25,220

24,161

36,209

40,805

54,363

20,760

20,186

32,027

93,277

病害

煤煙病

V

V

V

V

V

 

V

V

V

 

 

8

白粉病

V

V

V

V

 

 

V

V

V

 

 

7

流膠病

 

V

V

V

 

 

 

 

 

V

 

4

腐朽病

 

V

V

 

 

V

 

 

 

 

 

3

褐根病

 

V

 

 

V

 

 

 

 

 

 

2

根腐病

 

 

 

V

 

 

 

V

 

 

 

2

青枯病

 

 

 

 

 

 

 

 

 

V

 

1

蟲害

介殼蟲

V

V

V

V

V

V

V

V

V

V

V

11

小白紋毒蛾

V

V

V

V

 

V

 

V

V

V

 

8

蚜蟲

V

V

V

V

V

 

V

V

 

 

 

7

白蟻

V

V

V

V

V

 

 

 

V

 

 

6

銀葉粉蝨

V

V

V

V

V

 

 

V

 

 

 

6

葉盜蟲

V

V

V

V

V

 

 

 

 

 

 

5

葉蟎

V

 

V

V

V

 

 

 

 

 

 

4

黃毒蛾

 

V

V

V

 

 

 

V

 

 

 

4

棉絮粉蝨

 

 

 

 

V

V

V

 

 

 

 

3

天牛

V

 

 

V

 

 

V

 

 

 

 

3

非洲大蝸牛

 

 

 

V

 

 

 

 

V

V

 

3

扁蝸牛

 

 

 

V

 

 

 

 

 

V

 

2

象鼻蟲

 

 

 

V

 

 

V

 

 

 

 

2

椿象

 

 

 

V

 

 

V

 

 

 

 

2

福壽螺

 

 

 

 

 

 

 

 

 

V

 

1

樟綴葉螟

 

 

 

 

 

 

V

 

 

 

 

1

樟樹葉蜂

 

 

 

 

 

 

V

 

 

 

 

1

膠蟲

 

 

 

 

 

 

V

 

 

 

 

1

台灣黃毒蛾

 

 

 

 

V

 

 

 

 

 

 

1

切根蟲

 

 

 

 

 

V

 

 

 

 

 

1

蓑蛾

 

 

 

 

 

 

 

 

V

 

 

1

鸞褐弄蝶幼蟲

V

 

 

 

 

 

 

 

 

 

 

1

單一廠區病蟲害種類總計

11

12

12

17

10

5

11

8

7

7

1

101

其中若以病害種類之所佔百分比作為計算基準,則以煤煙病為最大宗(佔30%),其次為白粉病(佔27%),另依序為流膠病(佔13%)、腐朽病(佔13%)、褐根病(佔7%)、根腐病(佔7%)及青枯病(佔3%),如 圖一

圖一、台積電廠區景觀植栽病害種類發生百分率

承上述,透過各廠區植栽之調查結果可得知各類植栽易受何種病害之影響;羅漢松、矮仙丹、細葉女貞、大鄧伯與黃槴花以及觀音棕竹等類植栽,則易遭受煤煙病之病害;其次,包括:女貞、金露華、七里香、山芙蓉與木芙蓉等類植栽,則易遭受白粉病之病害;而櫻花、銀樺、台灣欒樹等類植栽,則易遭受流膠病之病害;而大花紫薇、樟樹,則易遭受腐朽病之病害;另樟樹及榕樹,則易遭受褐根病之病害;其它包括黑板樹及六月雪,則易遭受根腐病之病害;而扶桑則易遭受青枯病之病害,如 表二

表二、台積電廠區景觀植栽寄主與病蟲害種類

病害名稱/廠區/

寄主

F2&5

F3

F7

F8

F12P1

F12P4/P6

F15

F6

F14P1

F14P3

F14 P5/P6

總計

喬木

樟樹

白蟻

白蟻
腐朽病
褐根病

   

介殼蟲
樟白介殼蟲

腐朽病

樟綴葉螟
樟樹葉蜂

       

9

 

羅漢松

天牛
蚜蟲
煤煙病

 

介殼蟲
蚜蟲

 

蚜蟲
煤煙病

           

7

 

大花紫薇

 

黃毒蛾
腐朽病

黃毒蛾
腐朽病

               

4

 

銀樺

     

天牛
白蟻
流膠病
黃毒蛾

             

4

 

小葉欖仁

     

小白紋毒蛾

     

小白紋毒蛾

蓑蛾

   

3

 

台灣欒樹

       

白蟻

   

黃毒蛾

 

流膠病

 

3

 

油桐花

   

蚜蟲
葉蟎

               

2

 

茄苳

           

天牛

   

介殼蟲

 

2

 

櫻花

 

流膠病

流膠病

               

2

 

女貞

     

小白紋毒蛾
白粉病

             

2

 

九芎

               

小白紋毒蛾

   

1

 

大葉欖仁

             

黃毒蛾

     

1

 

大鄧伯

           

煤煙病

       

1

 

火焰木

               

白蟻

   

1

 

竹柏

   

小白紋毒蛾

               

1

 

阿勃勒

     

象鼻蟲

             

1

 

苦楝

     

椿象

             

1

 

烏桕

                 

介殼蟲

 

1

 

棋盤腳

                 

介殼蟲

 

1

 

黑板樹

     

根腐病

             

1

 

落羽松

                 

小白紋毒蛾

 

1

 

榕樹

       

褐根病

           

1

 

檸檬桉

   

白蟻

               

1

灌木

金露華

蚜蟲
白粉病
銀葉粉蝨

蚜蟲
白粉病
銀葉粉蝨

白粉病
銀葉粉蝨

銀葉粉蝨

銀葉粉蝨

棉絮粉蝨

棉絮粉蝨

蚜蟲
銀葉粉蝨

介殼蟲

   

15

 

扶桑

   

介殼蟲

蚜蟲

棉絮粉蝨
介殼蟲

小白紋毒蛾

介殼蟲
象鼻蟲

   

介殼蟲
青枯病

 

9

 

草皮

葉盜蟲

白蟻
葉盜蟲

葉盜蟲

葉盜蟲

葉盜蟲

切根蟲

椿象

       

8

 

矮仙丹

             

介殼蟲
煤煙病

非洲大蝸牛
煤煙病

非洲大蝸牛
扁蝸牛
福壽螺

 

7

 

七里香

 

介殼蟲

 

介殼蟲

     

白粉病

白粉病

   

4

 

細葉雪茄

小白紋毒蛾

小白紋毒蛾

   

台灣黃毒蛾

           

3

 

紫錦草

                 

非洲大蝸牛
扁蝸牛
福壽螺

 

3

 

細葉女貞

 

煤煙病

煤煙病

               

2

 

鵝掌藤

     

非洲大蝸牛
扁蝸牛

             

2

 

鐵樹

介殼蟲

 

介殼蟲

               

2

 

觀音棕竹

     

煤煙病

葉蟎

           

2

 

杜鵑

葉蟎

   

葉蟎

             

2

 

山芙蓉

           

白粉病

       

1

 

六月雪

             

根腐病

     

1

 

日日櫻

                   

介殼蟲

1

 

木芙蓉

           

白粉病

       

1

 

含笑

           

膠蟲

       

1

 

茶花

     

葉蟎

             

1

 

蚌蘭

               

非洲大蝸牛

   

1

 

馬利筋

           

蚜蟲

       

1

 

紫娟莧

                 

介殼蟲

 

1

 

黃槴花

           

煤煙病

       

1

 

鳳仙花

鸞褐弄蝶幼蟲

                   

1

 

槴子花

介殼蟲

                   

1

 

黛粉葉

         

介殼蟲

         

1

 

變葉木

介殼蟲

                   

1

總計

14

14

15

19

12

5

13

9

8

14

1

124

蟲害之種類

調查結果顯示在台積電的11個廠區中所衍生的蟲害包括:介殼蟲、小白紋毒蛾、蚜蟲、白蟻、銀葉粉蝨、葉盜蟲、葉蟎、黃毒蛾以及非洲大蝸牛等共計22種 表一,其中若以蟲害種類之所佔百分比作為計算基準,則以介殼蟲為最大宗(佔20%),小白紋毒蛾次之(佔11%),另依序為蚜蟲(佔10%)、白蟻(佔7%)、銀葉粉蝨(佔6%)、葉盜蟲(佔5%)、葉蟎(佔5%)、黃毒蛾(佔5%)及非洲大蝸牛(佔5%)等,如 圖二

圖二、台積電廠區景觀植栽蟲害種類發生百分率

承上述,透過各廠區植栽之調查結果可得知各類植栽易受何種蟲害之影響;樟樹、扶桑、羅漢松、鐵樹、茄苳、烏桕、紫娟莧、矮仙丹、七里香、槴子花、變葉木、日日櫻、黛粉葉等類植栽,易遭受介殼蟲之蟲害;而細葉雪茄、竹柏、女貞、小葉欖仁、扶桑、九芎、落羽松、棋盤腳等類植栽,易遭受小白紋毒蛾之蟲害;而羅漢松、金露華、油桐花、扶桑、馬利筋,易遭受蚜蟲之蟲害;而樟樹、草皮、檸檬桉、銀樺、台灣欒樹、火焰木,易遭受白蟻之蟲害;而金露華易遭受銀葉粉蝨之蟲害,如 表二

研究發現,「喬木類」以樟樹罹病的機會較高,包括:白蟻、腐朽病、褐根病、介殼蟲、樟白介殼蟲、樟綴葉螟、樟樹葉蜂等7種病蟲害;其次以羅漢松罹病的機會較高,包括:天牛、蚜蟲、煤煙病、介殼蟲等4種病蟲害,如 表二

「灌木類」則以扶桑罹病的機會較高,包括:介殼蟲、蚜蟲、棉絮粉蝨、小白紋毒蛾、象鼻蟲、青枯病等6種病蟲害,其次則以金露華罹病的機會次高,包括:蚜蟲、白粉病、銀葉粉蝨、棉絮粉蝨、介殼蟲5等種病蟲害,以及矮仙丹罹病的機會高,包括:介殼蟲、煤煙病、非洲大蝸牛、扁蝸牛、福壽螺等5種病蟲害,如 表二

防治方法

透過調查結果顯示出各廠區與不同植栽間有共同的病蟲害,期作為將來園藝養護病蟲害防治上的規劃與建議 表三表四,佐以栽培、土壤、水分、施肥、雜草管理及病蟲害綜合管理等,建立植物最佳的生長環境,並以台積電廠區實際園藝養護管理經驗分享如下:

表三、台積電廠區代表性景觀植栽病害特性與防治

病害名稱

好發季節

寄主

病害病徵

病害照片

生態抑制法

藥劑防治法

備註

煤煙病

全年

大鄧伯

煤煙病容易發生在葉片及果實,出現暗褐色或黑褐色由煤煙病菌絲塊所構成的覆蓋斑點。

加強整枝與修剪,促進通風。

充足之日光照射,減少誘發病害昆蟲之密度。

冬季噴佈95%夏油(稀釋95倍),混合50%馬拉松(稀釋800倍),可使煤病斑脫落,並可防治害蟲。

夏季發病嚴重時,噴佈夏油(稀釋500倍)混合殺蟲劑。

蚜蟲、介殼蟲及木蝨等會分泌蜜露之昆蟲,容易誘發煤煙病菌生長。

白粉病

秋冬季節

山芙蓉

最初葉片出現紅色小斑,病斑上著生白色粉狀物,嚴重感染的葉片上下表面均佈滿白粉,使植栽生長受阻、葉片扭曲及乾枯。

以乳化葵化油或小蘇打稀釋200倍後噴灑全株。

葉片上噴水亦可有效抑制病斑擴展。

10%二氟林乳劑稀釋3000倍噴施植株,每隔7天一次,連續3次。

乳化葵化油:含乳化劑的葵花油。

流膠病

3~6月

櫻花

枝幹上出現疣狀突出,並且有膠狀物質流出。

大部份經由修剪及昆蟲傷口侵入,若有傷口可用1%硫酸銅消毒,再塗煤焦油。

生長期間,每隔10~14天施用11.76%芬瑞莫乳劑稀釋4000倍或腐絕可濕性粉劑稀釋1200倍,以保護樹幹,防止病原菌侵入。

 

褐根病

入秋季節

樟樹

主要為害根部及莖基部,受害嚴重的林木在地上部會出現全株性衰弱症狀,此症狀為全株黃化、萎凋、小葉化,樹冠葉片變得稀疏,最後枯死。

病根完全挖除燒燬以避免病原散佈。

將土壤經自然曝曬3~6個月後,即可改種花草或抗病耐病樹。

將受害植株的根部土壤挖開後,徹底撿除所有病殘根、裝袋並燒燬以避免病原散佈。

土壤拌入邁隆(Dazomet)或尿素石灰混合之藥劑進行燻蒸。

在土壤拌藥加水後,須完全覆蓋黑色不透光之厚塑膠布2-3星期。

 

青枯病

夏秋季

扶桑

罹病後植株快速萎凋,但仍呈青綠色。在萎凋葉片與莖部交接位置,上面會有褐化現象。

充分曝曬。

發現病株隨時拔除。

栽培抗病品種,使用健康移植苗。

土壤添加蝦殼粉0.8%以上或尿素0.075%以上後,可明顯降低青枯病菌的濃度。

土壤為主要感染源,土中病原細菌由根部傷口侵入植株。

資料來源:謝廷芳等9位,2014,植物病蟲害診療室

表四、台積電廠區代表性景觀蟲害特性與防治

蟲害名稱

好發季節

寄主

蟲害病徵

蟲害照片

生態抑制法

藥劑防治法

備註

介殼蟲

溫暖乾燥季節

朱槿

植物被其吸食汁液處會呈現黃白色或黃褐色斑點或暈圈,嚴重者造成黑褐色及乾縮現象。

發生數目少時,以棉花棒或軟毛刷沾水刷掉蟲體。

剪除病枝,並集中燒毀。

保護其天敵,瓢蟲、草蛉、寄生蜂均可壓抑其數量。

噴肥皂水(肥皂與水比例1:100)。

夏油95%乳劑、馬拉松50%乳劑(混合使用)施用於蟲害部位。

誘發植物病害之間接傷害。

小白紋

毒蛾

2~5月

九芎

幼蟲啃食植物葉、新梢、嫩枝部位,成熟幼蟲啃食中老葉或果柄。

摘除卵塊,並將其銷毀。

捕殺幼蟲或化蛹之繭。

賽洛寧2.8%乳劑、布芬第滅寧11.78%乳劑施用於蟲害部位。

若接觸幼蟲、繭或成蛾身上的毛會造成皮膚過敏紅腫。

蚜蟲

四季

馬利筋

葉片皺縮變黃、植株衰弱及開花遲緩。

清除雜草。

瓢蟲、草蛉、食蚜虻及寄生蜂等天敵均可捕食蚜蟲。

馬拉松50%乳劑、歐殺松50%乳劑施用於蟲害部位。

誘發植物病害之間接傷害。

白蟻

5~10月

樟樹

喬木內部隧道孔狀蛀蝕,樹幹基部外面會有泥土包覆的巢穴。

樹木路基部持續二週每天灌水,以破壞地下蟻巢。

樹幹部份使用水柱沖刷。

以旺安20%乳劑或利住旺10%殺蟲乳劑稀釋後,灌入樹根部,每隔7天一次,連續3次。

 

銀葉粉蝨

春秋

金露華

葉背黑色病斑,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利用粘板或水盤誘殺。

東方蚜小蜂可控制害蟲密度。

益達胺9.6%溶液、畢芬寧2.8%乳劑等藥劑施灑於葉背粉蝨棲息處。

誘發植物病害之間接傷害。

葉蟎

3~6月
10~12月

杜鵑

受害葉片常呈針點狀白斑,使植物光合作用受阻,植株衰弱,導致作物減產,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釋放捕食性天敵或草蛉。

以15%亞醌蟎水懸劑稀釋1500倍或30%賜派芬水懸劑稀釋2500倍,噴及老葉之葉背蟲體棲息處。

發生初期1週一次、連續2次。

葉蟎屬抗藥性快的害蟲,應選擇幾種藥劑輪流使用。

黃毒蛾

3~8月

大花紫薇

幼蟲啃食葉片及嫩枝。

戴手套摘除並銷毀。

85%加保利可濕施性粉劑稀釋 1700 倍或2.8%第滅寧水基乳劑稀釋1000 倍。

幼蟲尚未分散前為最佳防治時期。

棉絮粉蝨

春秋

金露華

葉背一片雪白,毛茸茸有如棉絮、白色小蟲漫天飛舞。

清除摘除病葉及病株。

剪除乾淨後,噴稀釋200倍的苦楝油(有機農業用資材),每隔5-7天噴一次。

亞滅培20%水溶性粉劑及布芬淨25%可濕性粉劑。

必要時隔 7天施藥 1 次。

 

天牛

5~8月

茄苳

幼蟲蛀食樹皮,造成樹液無法傳輸而枯乾。

成蟲咬食嫩枝表皮及葉片。

樹幹基部自地面至1公尺高度部份,塗佈石灰乳劑,包繞塑膠布或紗網,以防雌蟲產卵。

以鐵絲挖穿樹幹內幼蟲,以40.64%加保扶水懸劑稀釋100倍或44.9%陶斯松乳劑稀釋200~500倍,將藥液注入乳洞,以棉花塞住洞口防治。

 

非洲大蝸牛

4~9月

矮仙丹

啃食植株造成缺株。

戴上塑膠手套少 量施佈苦茶粕於螺體出沒四週。

利用6%聚乙醛餌劑或3.25%聚乙醛餌劑,每平方公尺施藥量約1毫克。

 

資料來源:謝廷芳等9位,2014,植物病蟲害診療室

栽培管理

在廠區初期整地時施用有機肥與粗糠混拌作土壤改良,改善喬灌木根系生長環境條件,之後因不同植栽屬性作季節性補追肥與整枝修剪,中間除草後搭配碎木屑與草桿作表土覆蓋,降低雜草滋生,搭配季節性蟲害預防用藥,並依季節在用水上調整噴灌時間。

土壤管理

在廠區養護上我們將一年四季修剪下的枯枝落葉,經過碎木機處理粉碎成小個體,選擇適宜位置堆置一段時間使其發酵,並將其均勻鋪設、混拌在土壤之中,主要優點在於增加土壤保濕度,提供有機質給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此舉大幅減少了枝條修剪後剩下的有機體垃圾,更讓自然界中的氮、磷、鉀及各種微量元素,透過如同堆肥的過程,循環回到自然界土壤之中,降低焚燒所浪費的能源與汙染。

水分管理

過濕或乾燥的環境,都將影響植物生理健康,進而降低植物對病蟲害耐受性,最顯著的例子為:廠區內乾燥環境下的金露花,螺旋粉蝨族群危害容易大量發生,造成金露花乾枯、落葉;乾燥環境下七里香葉片易發生白粉病病害,此時養護管理上可安排人力噴水清洗葉面,除去白粉病病原菌及增加噴灌設定時間,藉由水分管理,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

施肥管理

依照季節在春初與秋初給予喬灌木有機肥及化學肥複合式混拌使用,並針對生長狀況較弱的喬灌木根系加強施用有機肥,目的在增加喬灌木根系土壤有機物質,希望促使其根系健全發展,在春初植物萌發時給予施肥,促使其枝葉茂密,光合作用增加,生長勢也跟著提升;在秋季給予施肥,增進根系養分及鹽類儲存,有利於落葉樹種提高抗旱及在季節轉變期間各種抗病蟲害能力。

雜草管理

在廠區對於土壤與生態環境的重視為前提下,養護作業上應避免殺草劑的使用,以一種對土壤與環境友善的方式執行雜草管理,使用傳統人工方式除草,盡可能在雜草開花前拔除,減少種子飛散。在人為拔除後,將雜草連根覆蓋於表土之上,也利用割草機收割草皮後將草段收集起來,鋪設於灌木下方,抑制雜草萌發所需光線、氧氣,此舉也有助於降低土表水分蒸散,增加往後土壤有機質含量。廠區在草皮管理上基本上區分為重點區域及粗放區域,重點區域需將雜草清除乾淨,粗放區管理將雜草抑制生長在一高度限制,使用割草機作低割,讓區域內草層植種呈現複合式、整齊的樣貌。

病蟲害綜合管理

廠區室內外園藝工作對於病蟲危害採用多種綜合防治方式,列舉實例如下:

  • 植生牆定期物理性噴水沖洗葉面,降低白粉病發生。
  • 灌木葉面噴施肥皂水或礦物油,對抗介殼蟲及粉蝨。
  • 在雨季前事先對朱槿、七里香噴施亞磷酸,能刺激植栽啟動防禦系統,產生抗生物質,誘導植栽產生抗病性。
  • 以季節性提前預防噴藥,室內植栽使用苦楝素及精油防治介殼蟲與蚜蟲,以避免室內空氣汙染,若為戶外嚴重感染區域,則施用化學藥劑搭配枝條修剪作改善。

結論與建議

透過本文一系列之探討與分析後可知,防治害蟲不僅須考慮藥效的層面,對於環境保護的因素也應一併納入,一般而言,可採綜合防治法,也就是生態及化學藥劑防治並用的方法,以達到有效的防治效果。研究建議應在盡量不使用化學藥劑,以避免衍生環境污染的情況下,選擇生態抑制的方法予以防治,並透過反覆施用以減少病蟲害、維繫生態環境平衡。

生態抑制之資材售價較高,防治效果不若化學藥劑快速,建議在病蟲害發生初期即應進行防治,才不致使蟲害密度太高,或病原菌蔓延而抑制不下來,歸納整理出幾種生態抑制病蟲害之技術及資材說明如下[1][4][11]

栽培防治

就是要使植物有個良好的先天生長環境,以各種栽培技術防避病蟲害,一般使用的方法有土壤管理、輪作、選用抗病蟲害品種及適期栽培。

物理防治

利用器械或其他各種物理方法捕殺、防避或消除病蟲害。分為捕殺法、誘殺法、遮斷法、溫度處理法、濕度處理法等等。

生物防治

是利用自然界生物平衡力量達成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也就是利用各種天敵和捕食性昆蟲、寄生性昆蟲以及殺蟲微生物、拮抗性微生物和性費洛蒙等生物性方法。

自然農藥防治

所謂自然農藥是使用完全天然的成分配製而成的除蟲或驅蟲劑,不添加人工化學藥劑,以達到無污染的目的。自然農藥依成分來源區分,可分為植物性殺蟲劑與非植物性殺蟲劑。

植物性殺蟲劑:菸葉、除蟲菊、魚藤、苦楝、苦茶粕、樟腦油、茶皂素、植物精油、蒜精、其它等。

非植物性殺蟲劑:糖醋液、木醋液、酵母粉、煤油、夏油等。

不過當病蟲害發生嚴重時,在廠區園藝養護人力及成本的考量之下,恐唯有使用化學藥劑防治法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撲滅大部份害蟲,但不可以長時間使用同一種藥劑、藥量亦不可以過高,這樣才能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不致於使藥劑失效。

 

參考文獻

  1. 王清玲、林鳳琪,台灣花木害蟲花卉害蟲彩色圖說,豐年社(1997)。
  2. 周惠萍,園藝病蟲害防治,大坤書局(2009)。
  3. 林信山、柯南境、郭聰欽,「植物健康管理之真諦及價值」,農業試驗所(2004)。
  4. 林俊義,「作物有機栽培應用研究」,農業試驗所及中華永續農業協會,第10-14頁(2000)。
  5. 張義勝、尤俊雄、王明盛,「景觀綠化及生態綠化應用於科學工業園區」,中華技術,第96期,第1頁(2012)。
  6. 莊鈴木,「樹木蟲害特徵判斷與防治」,林試所森林保護組。
  7. 黃昌、楊秀珠,「作物健康管理原則與措施」,植物保護通報,第26期,第1頁(2011)。
  8. 楊秀珠,「作物之健康管理與整合管理之理論與應用」,植物保護通報,第26期,第4-9頁(2011)。
  9. 楊秀珠,「柑桔整合管理」,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第178頁(2002)。
  10. 蔡智賢、游進裕、劉正川、薛吉人、曹婉容,「鰲鼓溼地植被與紅樹林分佈之調查」,台灣濕地雜誌,第58期,第80-90頁(2005)。
  11. 謝廷芳、黃振文、黃鴻章,「有機可用資材防治作物病害之研究現況與展望」,植物保護通報,第28期,第12頁(2013)。
  12. 謝廷芳等9位,植物病蟲害診療室,麥浩斯(2014)。

留言(0)

Further Reading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