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科十四廠五期步道指標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of Contentment at TSMC with Leisure and Sport Facilities

台積電運動休閒機能創造幸福感

關鍵詞/ 生活綠園區2、運動休閒、公共藝術2
Keywords / Living Green Park2,Leisure And Sport,Public Art2

近年來,休閒意識的提升與健康觀念的興起,使員工對於運動休閒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休閒健身運動在休閒與健康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隨著台積電的快速建廠與發展,休閒機能的設施及設備更是成為廠區規劃時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而創造休閒機能幸福感的最佳方法莫過於廠內體適能健身中心、健行步道及園區腳踏車道及步道等休閒設施的建置,台積電南科未來遠景希望利用T-Bike結合台積電各廠休閒設施及公共藝術,並長期發展及結合南科園區公共設施,創造建康生活綠園區的永續發展

文字設定:

前言

運動休閒與健康及幸福感是一體兩面,台積電建設各種休閒場館及健身中心、健走步道,希望藉由參與運動休閒活動建立人際關係及幸福感。

政府積極展開及建設各種運動休閒場館提供民眾使用,使運動成為一個可以引發愉悅、快樂、幸福的良好氣氛與空間情境,以增加民眾參與運動的意願,提升運動休閒的幸福感(葉美玲,2006)。

幸福感,Well-being

幸福,一直是人們所追尋的人生目標。幸福感,則代表著人們對所有物質與精神整體感受程度的認知。不論貧富,不分貴賤,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獨特的幸福論述。從古至今對幸福的探索就不曾停歇,在西方學者興起對幸福感(well-being)的研究後,勾勒幸福感便成了被重視的議題。

此外,現今高績效高利益掛帥的職場,所有企業的首要目標即是增加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提升員工對組織的高度承諾,以及降低其工作者離職之意向以獲取組織競爭的實力。然而,甚少組織著力於探究員工本身的幸福感受,殊不知擁有幸福感的員工才能建構組織穩健完備的競爭能力。

幸福感的定義

謝青儒(2002)認為「幸福感」之意義取向於「Subjective well-being」(主觀之幸福感)之內涵,認為幸福感是個人主觀之感受,幸福感的獲得並不受外在控制,而是個人內在對外在事物的闡釋,所以幸福感是認真投入後所伴隨而來的感受。幸福感的定義是多元的,但一致認為幸福的感覺,可使個體發現自己、並了解自己存在之意義與價值,從中獲得滿足感。幸福感是個人主觀的經驗,是個人內心的情緒狀態,包括情緒、認知和身心健康等三個層面的感受,但其亦受外在環境的支配。當個體達到生活滿意、正向情感、身心健康、有良好發展及完整的滿足感時,也就能得到幸福。

創造幸福感的方式

Bryant & Veroff (1982)認為幸福感是由個人正向情感、負向情感的主觀感受,以及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三個向度所構成。Diener (1984)亦認為幸福感是主觀情緒狀態,包含正向情感、低度的負向情感,以及一般的生活滿意。正向情感包含快樂、愉悅、享受、高興、樂趣等感覺;而負向情感包含不快樂、沮喪、生氣、挫折、焦慮等感覺;生活滿意則屬於一種認知判斷。

關於幸福感,各家學者有著不同的觀點:

  • 著重「身心健康」的幸福感(林子雯,1994)認為,幸福感是一種近似於身心健康的狀態,並以心理健康的測量來代表個體的幸福感。
  • 著重「認知層面」的幸福感Campbell (1976)認為幸福感是物質面的擁有,人際關係的歸屬以及成就自我的自我實現。
  • 著重「情緒層面」的幸福感Veenhoven (1994)認為幸福是一種正向的情緒反應,反映個人對生活喜歡的高低程度來說明幸福感。

運動休閒的幸福感

運動對幸福感的影響最主要來自生理上效果,如腦內啡與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以及隨之而來的放鬆感。當一個運動的參與者覺得自己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及控制感,不再感覺到環境中其他的事,身體似乎是自主運動的高度表現,也會帶給個人高度的幸福感(吳科驊,2006),因此運動休閒帶給人們的幸福感是不可少的。

運動休閒簡介

概述

規律運動,長久以來被視為健康生活的重要元素,無論生理學、行為科學及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均指出,運動對身體心理及生理有實質益處(Roberts, Dunkle, &Haug, 1994)。運動對幸福感的具體影響,在生理、在心理效益如調節激發(Browne & Mahoney, 1984)。Argyle (1987)將休閒活動定義為工作之外的生活時,休閒活動便成為整體幸福感的最佳因子。

運動休閒定義及功能

休閒運動的定義

在休閒時間內以動態性身體活動為方式,所選擇具有健身性、遊戲性、娛樂性、消遣性、創造性、放鬆性等,以達身心健康與紓解壓力目的之運動(沈易利,1998)。

休閒運動是在自由休閒時間內,為獲得本身樂趣,經由選擇參與的體能性運動或娛樂性運動,可區分為球類運動、戶外運動、民俗性運動、舞蹈、健身運動、技擊運動、水中暨水上運動、空中運動暨其他休閒性運動等。(黃金柱,1999)。

休閒運動具備的功能

促進健康體適能、紓解各種壓力、滿足高層次心理需求、提升工作服務效能、提高生活品質、其他休閒運動可作為競技比賽的項目或成為謀生的職業。

幸福、運動在台積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重視已逐漸從為了工作而生活的型態,轉變成為了生活而工作的健康態度(型態)。台積電的管理也強調人本的重要,了解台積電最重要的資產其實是人(員工),而不是工廠、設備。因此未來的發展趨勢以照顧員工為主要目的,如何讓員工在工作環境中,不僅是工作而是對整個公司的文化、環境產生認同與向心力。讓科技園區不僅為生產中心,也是休假期間可以帶著家人、朋友駐足的去處,漸漸讓周遭的人們生活也以此為一個人文、休閒、友善的中心,台積電與南科園區公共設施結合發展成為未來的展望。

推動各廠設置運動休閒設施

台積電發展運動休閒設施,創造幸福及運動在台積的理念。

設置大型運動休閒場館

台積運動館可分為室內溫水游泳池、水療、烤箱及蒸氣室設備,各種健身的課程如瑜珈、氣功也常在各廠或運動館進行,讓台積人得以善用工作以外的時間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

設置戶外運動休閒場所

除了有T-GYM室內運動場、還有壘球場、未來還有足球場等等 圖一

圖一、T-GYM

各廠區設置體適能健身中心、健行步道 圖二

圖二、健身中心及健行步道

 
 

創造運動休閒在地生活

運動休閒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其實就是在我們工作生活的周遭環境,如:健走步道、健身中心等。因此紓解壓力與焦慮、建立自尊與自信、促進體適能、增強免疫力、改善人際關係、增進學習與工作效率、自我實現及延續健康的生命力(Kujala, 1998;方進隆,1997)是我們的目標。

景觀健走步道的設置 圖三是鼓勵員工閒暇之餘或通行各廠時利用健行步道於廠區行走,不僅可以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同時也可以讓身體活絡筋骨及排排汗。在短短的健行時間內會發現,原本渾沌的思緒頓時豁然開朗、沈重的身體也變輕了,心情也變更愉悅了。

圖三、台積南科廠區健行步道3R 設計概念

如果你不喜歡激烈運動,如果你覺得身體要生鏽了,台積南科廠區提供員工一起健行,實現工作與休閒的慢活新主張!並結合訪客參觀動線安排,營造廠區休閒步道動線的氛圍,提升行走動線的樂趣(3R設計概念 圖三、9A區域劃分 圖四、3L路線區分 圖五),達到工作也是生活、也是運動、也是休閒的幸福感。

圖四、台積南科廠區健行步道9 個區域(9 Areas, 9A) 劃分

圖五、台積南科廠區健行步道三條路線 (3 Lines, 3L) 區分

台積電南科願景

台積電的願景是把南科園區公共設施及台積電本身公共設施結合,提供一個運動休閒創造幸福感的生活園區。台積電南科廠具有寬廣的腹地,交通及停車都相當便利,非常適合空閒時間前來休憩。週邊之霞客湖、風之谷、樹之谷等休閒遊憩環境,配合南科周邊完善的自行車道及園區步道,使用既有設施及建置T-Bike補足其缺點。T-Bike的設置是未來的目標,創造工作即是生活的一部分,帶動身心健康的幸福感,利用景觀健康步道及綠色交通,提高人們運動的熱忱及帶動健康生活綠園區的永續發展。

南科T-Bike 規劃設置

為致力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未來將規劃設置T-Bike串聯廠區與園區提高生活幸福感。自行車成為短程接駁工具,創造運動休閒機能之概念,鼓勵員工利用交通車等待及通勤時間,暢遊台積電生態景觀廠區,創造工作也是休閒的一部分進而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員工周末亦可使用T-Bike暢遊南科及樹谷園區,替員工創造更便利的休閒交通工具,把T-Bike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T-Bike設置架構

使用者及後台監控系統透過客服調撥與前台腳踏車做連接 圖六

圖六、T-Bi ke 設置架構示意圖

租賃站設置規模

租賃站視需求可搭配不同數量之車架及車位,選擇16或32車位(或更多)。

依高雄市營運規則,上線車輛320車位需160輛自行車,加上2成備用車,可購置200輛自行車 表一

表一、T-Bike 建置規模表

類別

名稱

數量

建置規模

總建置站數

10站

車位(鎖孔數)

320車位(建議)

自行車

200輛(建議)

台積電與園區連接佈設站點

台積電設置9個點位,南科管理局設置7個點位,如 圖七

圖七、T-Bike 連接園區與台積電設置配置圖

租賃管理系統軟硬體

  • 租賃站中控台:自行車借還、開卡註冊及查詢、記錄使用者使用紀錄傳回後台。
  • 公共自行車網站 圖八:專屬網站供使用者上網會員註冊、查詢相關資訊。

    圖八、中控台觸碰螢幕示意畫面

中控台監控管理功能

監控各租賃站自行車即時使用狀況及中控台/停車架運作情形,並將資料回傳後台系統;如發生斷網情況,資料會暫存於該站點本機中,待通訊網路恢復正常後,再將資料傳輸回後台系統。

後台管理系統

系統可即時查詢各廠區間車輛及現況、客服及報修作業 圖九

圖九、後台管理系統螢幕示意畫面

租賃系統架構

本系統包含前台租賃站/車架與腳踏車、後台中央處理系統/資料庫與伺服器,票證清分、營運管理及網站管理系統,租賃系統架構如 圖十

圖十、租賃管理系統示意

客製化自行車

可提高企業形象及利用車體廣告張貼相關活動訊息 圖十ㄧ

圖十ㄧ、客製化自行車

T-Bike推動南科綠色幸福園區

建置南科園區專用的T-Bike自行車租賃系統

  • 推廣廠區間的自行車通行廠區
  • 暢遊台積電公共藝術
  • 慢活景觀廠區

未來結合園區周邊住宅及觀光或其他轉乘,期望讓單車成為公共運輸的新選擇。

結合南科管理局接駁車既有站牌

在平假日時可以提供接駁車或自行車租賃系統,方便外地遊客由車站騎自行車至南科廠區周邊遊玩。

結合園區自行車及步行步道

除了提供自行車租借服務,也規劃自行車道、景點指標,歡迎愛好單車的朋友善加利用。此外,我們也鼓勵來賓多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由大家一同分攤能源消耗的成本,為大家節省荷包的同時也減少因私人交通工具造成過多的廢氣汙染,讓資源的利用發揮到最大效益。期望,營造一個屬於我們的南科;一個屬於我們的綠色生活空間。

結合南科園區運動休閒設施

運動公園健康生活館規劃有壘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及面積2.5公頃充滿南洋休閒風之『健康生活館』,館內設施包含:50米室內溫水游泳池、SPA水療區、蒸汽室、經絡養生室、室內羽球場、室內籃球場、桌球室、撞球室、健身房、有氧教室、攀爬區及餐廳。

結論

為使員工瞭解利用運動休閒流暢經驗達到生活幸福感,台積電設置運動場館、戶外健康步道及各廠建置的健身館並與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的休閒設施做一系列的結合,提升園區內運動休閒之發展,是台積電努力的目標。建置良好的運動休閒設施及運動場館相關食、衣、住、行皆有,加上台積電未來願景結合廠區景觀及園區相關公共設施,促進南科成為永續LOHAS綠色園區,藉此提高更多人來這個園區工作、生活及運動休閒的意願度。打造一個「提倡慢活、健走養身、運動T-Bike」之運動休閒的綠色幸福園區。

參考文獻

  1. 曹文仲/洪敦賓/王嘉淳(2006),休閒體育相關文獻之探討。淡江體育第九期。
  2. 牟鐘福(2002),台灣地區民眾運動休閒設施需求研究。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3. 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4. 黃金柱(1999)跨世紀體育運動經營管理思潮。臺北:師大書苑沈易利(1998)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台中:霧峰出版社。
  5. 葉美玲(2006)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探討-以台北市立北投區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6. 行政院主計處(2002)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休閒生活與時間運用。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7. 屏東教大體育第14期,休閒健身運動的流暢經驗與幸福感之探討。
  8.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吳月霞(2004)。
  9. 謝青儒(2001)。父母參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10. Roberts, B. L., Dunkle, R., & Haug, M. (1994).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resources moder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to mental health to the very old.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49 (1), 35-43.
  11. Browne, M. A., & Mahoney, M. J. (1984). Sport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5, 605-625.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New York: Routcdge.
  12. Kujala, U. M., Kaprio, J., Sarna, S., & Koskenvuo, M. (1998). Relationship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rtality: The Finnish twin cohor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1, 440-444.
  13. Din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14. 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網站http://gsp.stsp.gov.tw/
  15. 立德南科健康生活館網站
    http://www.leaderhotel.com.tw/
  16. 樹谷園區網站http://www.treevalley.org/
  17. 台北市Ubike網站
    http://www.youbike.com.tw/
  18. 高雄市公共腳踏車資訊網
    http://www.c-bike.com.tw/
  19. 高雄捷運http://www.krtco.com.tw/

留言(0)

Further Reading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