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穩定運轉的基礎–人員管理
前言
從2014到2019年間製程技術由20nm迅速的發展到了7nm並且朝向5nm邁進,因製程技術的進步神速客戶的需求也會隨之改變,而製造客製化的產品所以utility的供應也需能隨著線上變更而同步變更的能力,廠務即是扮演了支援客製化產品生產線的第一補給單位,當收到不同的需求時廠務即開始進行系統的擴充、改建、調整等的工程,其中每一件工作的完成都跟人的行為息息相關,根據統計公司每廠每日進出人次共超過3000人次 ,要如何讓每日在工廠工作的每一個人都是在最佳工作狀態而且確實遵守公司規範完成工作在全面品質管理中占重要的一環,本文將結合運轉廠的經驗,進一步預測人員因素造成的運轉風險並找出可能預防風險的方法 ,有效的達到廠務全面品質控管的目標。
文獻探討
2019年廠務的RA專案分析結果指出近年EAR導致影響線上生產的事件當中將近一半屬人為因素,統計結果說明了廠務運轉的穩定除了硬體設備的改善之外人員不可輕忽的因素,經統計每日進出公司的人數超過3000人,其中包含了公司的員工與駐廠廠商與施工廠商而其中每一位都是維持廠務穩定運轉的重要螺絲釘,若要確保廠務穩定運轉則做好有效的人員管理便是重要的基礎。
2.1.人員於品質管理的重要性
廠務累積多年的運轉經驗下訂定了許多的管理規則主要目地是要引領人員朝公司相同目標(穩定運轉)前進,但是再多的規則若是因為人員的專業不足或是一時間的疏忽在關鍵時刻判斷錯誤便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南科曾有案例是某位廠商使用了不符合扭力規範的螺絲進行固定再當下並無異常事件發生,結果在日後年度保養時吊起設備時整組設備墜落導致毀損故障,在緊急搶修後設備重新上線運轉的這段時間廠務需承擔著系統已無N+1的風險,若期間還有機組發生不可預期的故障而需停機維護時將會嚴重的影響到對生產線上的供應品質,以該例子說明了人員的管理與廠務的品質管理息息相關。在於人員的施工執行方面多年來廠務一直致力於電子化管理的方向發展,早年的ePM發展到最新的FAM系統目的主要是要有有效率的管理施工及維護保養的正確執行。
2.2.人員管理概述
根據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他的著作《非理性時代》一書中提出「醡醬草理論」(Sham-rock Organization),指出組織主要事由專業人員、外包人力與臨時人員所集合而成,就如同是醡醬草的三片葉子→圖1。若將該理論的三葉組織形式應用於廠務的人力組織當其中,其一則代表具有專業技術與管理能力的核心人員如同公司的正式員工,其二代表業務外包人員如同執行Routine的PM或是協助值班等駐廠的TXM人員,其三指的是臨時性的人員在公司的角色可等同於因公司的工程需求而入廠施工的廠商,這三大類的人員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工作範疇但是需有一項有效的管理功能將三者緊密的連結在一起,而這中心管理功能的主要目標就是維持廠務系統的穩定運轉並提升供應品質[1]。
圖1、醡醬草理論的三葉組織形式

管理者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制度及方法持續監控人員有無符合計畫完成預定的目標,若是因環境等因素發生偏差時需即時找出原因並提出改善,針對現場施工方面每日施工的三巡表單管現場及現場小蜜蜂的稽核即是要確保施工品質與人員的安全,另外也開始計畫導入4G攝影機針對高風險工程的監控及加速緊急應變的效率,而例行性的保養也有FAM來確保人員落實保養執行時間及保養的內容不會疏漏等,現階段廠務已經對大部分運轉相關發展出的相當成熟的管理機制。
2.3.小結
本章分別論述人員的管理在廠務運轉的品質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現階段的管理機制已經囊括了大部分的範圍,然而針對穩定運轉的要求事要做到止於至善,因此除了已經訂入O.I.並落實執行的管理項目之外,若更一步的要求找出方法訂定先期指標來預測人員的工作狀況以確保工程品質並且由共通的平台來進行預警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2]。
研究方法
在前一章已有提到現階段的人員管理機制已經發展成熟,而本文是要進一步找出的是可以預測人員工作狀況的先期指標並且自動化的方式統計後告知相關管理者,曾有案例是某工程因時程因素現場工人夜晚加班趕工,第二天早上仍正常出工結果在進行結線的當下因為精神不濟手工具鬆脫造成短路事件導致下游系統供電中斷,由上例可看出除了既有的管理制度來確認施工有無依照規定進行外,必須進一步的觀察預測施工人員在施工前的精神狀態,因此本文主要是以監測人員出勤的狀況來預測當日的工作品質作為理論基礎,並輔以醡醬草理論中指出人員在公司扮演的角色不同工作性質也有所相異,針對各人員進行設計管理模式。
3.1.員工出勤管理
員工的出勤管理主要著重於有否在應出勤的班別時間出勤,並每日紀錄人員是出勤狀況且有無因公事或私人因素須特別關注,執行方法是由每日晨會交接時確認人員的出缺勤的實際狀況並比對班表系統中的班別,若不是假日時人員狀態需是在出勤、請假或出差狀態視為正常,其中出差與請假的狀態會自動化與公司請假系統連結而出差則會與iPeople的資料同步,特殊一提的是當員工有意料外的狀況不在出席狀態及班表中的規範內又或是長時間請假人員,則立即通報到部門主管該人員及列入需關懷人員,例如:該工程師在班表中是排定日班,但卻沒有在應到的時間內出席且無法聯繫(若是未到但有聯繫上且狀況在控制內會列為缺席),onefac平台每日晨會點名系統畫面詳→圖2。
圖2、OneFac員工管理

3.2.TXM及廠商工時管理
TXM人員是廠商因工作性質需求長期駐廠人員,針對其工作性質已有設計工時管理系統有效的控管人員狀態,主要是控管人員的出勤狀況與加班時數是否正常,且有無異常的工時現象發生,例如:連續入廠區上班超過七天、單一天工時超過十四小時→圖3。
圖3、應用TXM工時管理系統

施工/維護廠商的狀態與當下施工品質及施工品質及安全息息相關,因此該人員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視,除了連續七天出工與單日連續十四小時工作外不同於公司人員與TXM人員有夜間值班性質,所以針對施工/維護廠商的夜間入廠施工須列為特別注意管理的項目,唯有另行性工作需在夜間入場的廠商列為例外管理,例如:清潔人員、灌充司機、灌充人員,避免例行性的夜間施工而每日觸發警報造成廠務值班人員的負擔。
TXM管理跟廠商管理部份因為與刷卡入廠時間相關且為了部門方便管理,應用關聯式資料庫設計了自動化管理機制人員管理資料庫[3][4],其資料流程圖與架構→圖4→圖5。
圖4、TXM出勤管理資料流程

圖5、人員管理資料庫架構

- facVnd為廠商的基本資料
- facVndLog COSD提供廠商資料
- mgrVndIn是從刷卡系統取得的廠商出入廠刷卡紀錄資料(可得知有無離廠)並且與facUser關聯即可知道哪一位工程師開卡
- mgrVndH存放由每日刷卡的第一筆料與最後一筆資料時間比對每天工時計算後的紀錄(連七,十四小時及在廠時間)
- mgrVndInCmt記錄工時異常原因填寫後
- facVndTyp主要是設定廠商身分為TXM、司機、清潔人員(不列入夜間入廠控管)每日會由TXM工時管理系統下載班表紀錄於facVndSftSet來判斷人員該出席的班別
- facSect設定廠商管理屬於哪一個課別,由上述架構系統可隨時提供廠商出入廠紀錄公部門作為有效管理。
結果與分析
經品質提升團隊與NFP合作完成開發完成,並由兩次部經理管理階層的workshop收集竹中南的意見後,將人員管理先期指標建構於廠物資訊看板上[5][6],每日交接班時由開關門十件事看板中人員管理區塊中可快速得知各課工程師及TXM出勤狀況畫面→圖6,其中工程師的詳細資訊係經由連結進一步到操作層中確認課內所有成員出席、值日/夜班、請假、缺席或需關懷等情形後記錄於系統,最後再由該課值班人員進行最後的確認動作來完成當班交接的人員點名動作。
圖6、工程師出勤狀況

TXM人員管理主要由TXM工時管每小時由公司的刷卡系統同步刷卡資訊,並比對每月班表來計算人員出缺勤及有無超時,另外指標亦提供了人員是否超時、加班及缺席的特殊狀況,讓部門有效的掌握到每個班別中執行例行性PM及值班的TXM人員出勤狀況,避免因為人員的缺席或是超時工作等非正常性的狀況發生降低到人員的工作品質間接影響部門運轉的穩定→圖7。
圖7、TXM人員出勤狀況

最後我們提到施工廠商的出勤管理要如何有效的執行,早期是由廠務每日下載廠商的刷卡紀錄當超過19:00尚未刷卡離廠人員系統發送簡訊知工程師及值班確認該廠商未離廠原因,但無法進一步找出是否有廠商已經超時工作的相關資訊,因此我們將相關指標建構於開關門十件事看板中施工管理區塊的廠商管理區塊中來提供了一個一目了然可輕鬆控管施工廠商的方式,其中廠商的夜間入廠、連七天入廠、工時超過十四小時,這三種指標會連動到管理層的紅黃色燈號來警示應注意施工廠商的入場狀況,來有效避免因不正常的工時影響施工廠商的精神等施工狀況進而造成施工期間工廠供應品質的意外事件,其畫面設計→圖8 →圖9。
圖8、廠商管理

圖9、廠商入場異常狀態回覆

結論
本文研究結論於開關門十件事的看板中,管理層的燈號警示再由檢查層的詳細清單最後進到操作層進行最後確認,這一連串的設計訂定每日人員管理的機制,可以有效管理人員出勤及工時,讓三葉草組織的人員都在公司的規範下充分貢獻且將意外發生的機率降至最低,在現階段的研究以各廠共同訂定的指標作為人員管理的第一步,雖然多項技術尚未成熟但未來將繼續針對目前技術未所及的部分進一步的探討來找出更有效且更為精準的人員管理指標 ,讓廠務的品質供應可以更加的穩定。
參考文獻
- Charles Handy, Age of unreas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 1998.
- Dickson, G.W. & Wetherbe, J.,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Macgraw-Hill, ch.16,1985
- Microsoft SQL Server T-SQL大全–實務學習與問題解決,林班侯,2007。
- 謝清佳、吳琮璠,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台北:智勝出版,1987。
- 品質管理Workshop報告資料,2019。
- 廠務資訊看板90% design review會議報告資料,2019。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