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緊急應變中心電子化管理與應用
Keywords / Self-Research Development,Intelligent10,Ert Supporting System,Efficiency Response Improvement,Positioning System
緊急應變中心(ERC)在半導體工廠乃至所有企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機構,處理異常時需要借助的資源多、器材多、人力多,且遍佈廠區。若開發電子化的管理系統,輔助異常緊急應變,必能產生可觀效益。為此,經由ISEP、IT等部門的通力合作,自主研究開發了電子化管理系統,系統整合了緊急應變的相關資源,實現智慧化管理與應用,提升緊急應變的效率,減少出錯率。
前言
2012年上海某半導體工廠廠房突發火災,導致整個工廠受損嚴重,以致停產。據調查,導致事態如此嚴重的原因為未在火災初期及時處理,導致火勢蔓延,以至於後期難以控制。緊急應變效率是應變處理的關鍵,而智慧型應變系統在提升應變效率上將起到關鍵作用。目前緊急應變程式基本是通過紙質資料以及人員的記憶經驗來執行,此方法一方面應變速度慢,另一方面由於人員執行的差異,在流程上可能會有疏漏,影響應變效率及結果。無論是國家還是半導體企業,對安全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如何強化緊急應變能力,以實現快速、高效的應變體系必不可少。二十一世紀已全面進入大數據時代,本公司工廠生產安全也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因此智慧型緊急應變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勢在必行。
文獻探討
緊急應變時一直存在兩方面問題:緊急應變小組(Emergency Response Team,以下簡稱ERT)人員會全部集合至緊急應變中心(Emergency Response Center,以下簡稱ERC ),在挑選應變小組各組成員時,全靠值班人員目視判斷,延誤分組時間。另外一方面緊急應變時運用到的資料和系統較多,若機台的現場狀態和資訊不能第一時間在平面圖上看到,查找起來耗費時間且有遺漏的可能。
所以ERC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自動分組系統和一套資訊整合的電子地圖來解決以上的問題。
比較各廠尚無類似的緊急應變電子化系統,通過對半導體論壇上關於緊急應變智慧化整合系統實施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用的百度地圖、周邊搜索等系統 圖1的啟發,並結合台積這些年的緊急應變處理的經驗,研究建廠至今所發生的所有異常case、無預警應變演練、定期的應變演練、有機會將現有緊急應變的相關工作整合,通過定制開發出適合緊急應變操作者使用的電子化管理系統,提升緊急應變效率。
圖1、創意來源一-搜索周邊

計畫方法
針對目前緊急應變的人員分組系統以及資訊整合電子地圖的研究,計畫一方面依據緊急應變時分組判斷邏輯寫入程式,對接人事和刷卡系統,生成視覺化的人員分組系統,另一方面通過企劃部門提供的地圖,整合部分制式的資訊和製造部、工程部、廠務部現有系統,形成資訊整合電子地圖。
初期緊急應變人員分組系統 圖2:緊急應變時,手動選擇事發單位,系統通過刷卡系統資訊,提取在公司的ERT人員,根據各組分配邏輯生成緊急應變組織架構。
圖2、人員分組架構

資訊整合電子地圖 圖3:將應變初期運用到的資訊整合到電子地圖系統上,例如滅火器材、沖身洗眼器、逃生出口、應變物質資料、指揮官應變檢查表等,另外整合廠務閉回路電視系統(CCTV)即時顯示在電子地圖上。利用定位搜索技術,對事發機台快速定位,並根據現場量測出的濃度梯度設定搜索半徑,快速搜索事發機台附近受影響的機台及產品資訊。
圖3、資訊整合電子地圖架構

結果與分析
初期緊急應變人員分組系統
緊急應變人員分組系統根據緊急應變時自動撈取刷卡進入公司的ERT人員,按照平時應變成員的分配邏輯,寫入後台程式(指揮官選擇事發單位副理或該課最資深的工程師,安全官由當班緊急應變值班人員擔任,處理組優先選擇事發單位工程師,搜尋組優先選擇事發單位剩餘工程師,部門內其他課人員作為backup人員,除汙組和支援組按工號交替選擇),選擇事發單位後自動生成應變組織架構 圖4,分組井然有序,大大節省分組時間。另外其他ERT人員作為替補小組,按實際需求自由調配、支持各小組人員。
圖4、應變輔助系統組織架構

資訊整合電子地圖
機台信息
電子化系統整合前,ERC只有一個紙本的平面圖,發生異常時找對應的資訊很困難,且無法立即確認機台當前的狀態,將潔淨室的平面圖電子化後 圖5,對接製造部生產系統,顯示對應機台的歸屬課別、值班小靈通、副理/部經理姓名電話、當前在run的貨資訊、即時機台狀態、狀態持續時間,異常事件發生時,在電子地圖上快速定位發生區域機台即時狀態(Run/Down/PM/Wait ENG等),迅速鎖定異常源頭,及時判斷出造成異常的可能原因。
圖5、機台信息圖例

應變資訊
滅火器材、沖身洗眼器、逃生出口、應變物質資料 圖6、指揮官應變檢查表 圖7是分散在不同資料上面,用的時候找起來耗費時間,現統一整合到電子地圖上,緊急應變時一鍵快速找到對應的資訊。
圖6、滅火器材、沖身洗眼器、逃生出口、應變物質資料

圖7、指揮官應變檢查表

另外電子地圖上增加編輯功能 圖8,可以輔助安全官進行區域劃分和文字標注。
圖8、編輯功能

CCTV閉回路電視系統
整合前只有CCTV單獨的平面圖,需要在CCTV矩陣上操作分屏顯示,與電子地圖整合後,可以在電子地圖上顯示所有攝像頭位置,並根據需求快速調閱不同位置的監控畫面,且可以滿足同時調閱四個CCTV的即時畫面 圖9。
圖9、電子地圖系統CCTV介面

品質資訊
人的安全處理完後也要兼顧貨的安全,所以電子地圖系統也同時整合了品質部門資訊 圖10,可以快速查看使用氟、氯等離子的機台位置,會被氟、氯等離子影響的機台位置,品質管控物質手動取樣的數據 圖11。
圖10、品質資訊

圖11、取樣數據

另外利用定位搜索技術 圖12,對事發機台快速定位,並根據現場量測出的濃度梯度設定搜索半徑,快速搜索事發機台附近受影響的機台及產品資訊。救貨小組根據撈取的機台及產品資訊,快速對受影響機台進行處理。降低生產損失。
圖12、電子化系統-定位搜索

緊急應變電子化系統應用後,ERT 方面由於可以快速查看異常區域機台狀態和狀態持續時間,可以快速鎖定異常的機台,另外由於把應變時用到的系統充分整合,促使ERT緊急應變初期時間大大縮短;產品搜索方面之前撈取產品資訊完全靠人員主觀判斷,改成系統自動撈取後,大大提升應變效率,產品清單、受影響產品確認由60分鐘縮短為2分鐘,從而降低安全異常對公司安全、環境、生產、財產的影響。
電子化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獲得重要客戶在2017全球優秀製造商獎(GMA)中給予了world class評價,並列為"Strength"加分項;在2017年半導體行業研討會分享經驗時獲得同業一致好評,並且榮獲上海市首屆「上海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獎」。
結論
緊急應變電子化系統通過前期調研分析、跨部門合作開發,將日常成熟的工作模式和邏輯寫入系統內,並在應用中驗證實際效果,確實地減少了緊急應變值班人員負擔,大大提升了緊急應變的效率。建構過程中凝聚跨部門合作、突破舊思維、實踐新理念,電子化的系統提升了緊急應變效率,如異味破案率,快速澄清影響面等。
未來ISEP將持續完善現有的系統,逐步將電子系統應用擴至全廠區,並將消防、氣體偵測、廠務供應系統併入,同時實現人員定位、緊急應變視頻傳輸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並完善系統功能及緊急應變效率。
參考文獻
- 蕭全佑-智慧型安全防災監控系統 2007
- 黎麗-智慧搜尋引擎技術及發展 2011,14頁
- 作者:陳俊 JCHENJ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