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廢水處理廢水!以紫外光結合雙氧水 廢水程序處理異丙醇與化學需氧量廢水
Keywords /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2,UV/H2O2,Isopropyl Alcohol (IPA)3
本文測試目的為利用高級氧化程序處理廠內含IPA與COD有機廢水,測試中利用廠內含H2O2廢水當為水處理原料並結合UV催化系統所形成OH‧自由基處理廠內含高濃度有機廢水,經由測試結果IPA去除率達99.5%,COD和TOC去除率達70%以上,H2O2去除率達99.5%,達到IPA、COD和H2O2有效減量並減少外排污染物濃度,此結果可以做為未來處理此項廢水之參考。
前言
面對日趨嚴格環境保護法規與企業環保承諾,污染物減量與有效水回收實為當務之急,依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可容納排入水質與收費標準,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以下簡稱IPA)具有易燃與爆炸性質故不得於廢水中檢出,因此需有效將IPA廢水於廠內處理完畢,才可將廢水排放至園區下水道,且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以下簡稱COD)依濃度分級收費,若能有效處理IPA與COD,將可降低納管費用與排放風險。
因此,本試驗將應用高級氧化程序(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以下簡稱AOP)中以紫外光結合雙氧水(以下簡稱UV/H2O2)方式處理廠內含IPA、COD、H2O2廢水,所以將廠內含IPA及COD之高濃度有機廢水(Advanced Organic Reclaim Drain,以下簡稱AOR Drain)導入含H2O2的廢水(Acid Wastewater Drain,以下簡稱AWD)並增設紫外光(UV)系統,進行小型試驗,探討IPA/COD/H2O2去除可行性,並輔以GC/MS氣相層析質譜儀分析水中污染物降解情況,期能尋找利用廠內廢水作為其他性質廢水處理原料,達到減廢與減少廢水處理成本之多贏局面。
UV/H2O2高級氧化程序原理、優點及應用
UV/H2O2程序中最基本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H2O2受足夠能量的光源(波長低於300 nm的紫外線)照射激發後,斷鍵形成2莫耳的氫氧自由基(OH˙),如下式所示:
當溶液中有有機物存在時,具有高度活性與高氧化電位2.8eV的OH• 表1便會攻擊與破壞有機物,進行一連串的氧化反應。其反應的步驟可以 圖1加以說明。OH•可除去有機分子中的氫原子或介入有機分子中的雙鍵。藉著活化有機物使其更易氧化或者與有機物產物鏈鎖自由基反應,使有機物得以迅速分解。在適當的操作條件下,UV/H2O2程序可以將有機污染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及一些低分子量的簡單酸。
xidants |
Redox potential |
---|---|
F2+2e-=2F- OH.(hydroxyl radical) O.(atomic oxygen) O3+2H+2e-=O3+H2O H2O2+2H++5e-=2H2O MnO2-+8H++5e-=Mn2++4H2O Cl2+2e-=2Cl- O2+2H2O+4e-=4OH |
3.06 2.80 2.42 2.07 1.77 1.49 1.36 0.40 |
圖1、UV/H2O2 氧化程序反應系統圖[5]

UV/H2O2程序處理污染物,具有以下幾點優點:
- 不易生成有害性的殘留物(H2O2分解產物為H2O及O2),污泥不易產生。
- 不需外加任何鹽類進入溶液之中。
- 可去除高度穩定性之污染物
- 不會有如氣提或熱處理時,將污染物傳遞至空氣中的缺點。
- 不會如活性碳處理時,只把污染物吸附到固相而已,而是在水體中進行破壞。
UV/H2O2程序在1986年以前主要的應用領域在去除醋酸鹽類、有機酸及炸藥等污染物,以及處理自來水中之有機物及對鍋爐進流水之處理。近年來由於技術運用日益成熟,其應用領域已擴展至飲用水地下水、工業廢水、程序用水、冷卻水、垃圾滲出水及污染嚴重之土地和土壤,且已證實可以用UV/H2O2程序處理的高穩定性污染物包括:農藥、PCBs、多環狀之碳氫化合物、含氯之有機溶劑、含氯之有機物、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有機類等。UV/H2O2程序之操作成本主要視以下三點而定:污染物的可分解性、污染物的濃度大小、溶液中的組成(有無含有OH˙之捕捉劑,如CO32-或HCO3-等,污染物濃度)。
廠區IPA與COD於水系統之分佈
以十二廠六期為例,廠區內IPA與COD主要來源為AOR Drain,分別約佔97.8%與81.1%,如 圖2所示。IPA次高來源為SEX (Sulfate Exhaust),約佔1.58%,另外來源為尾氣處理設備(Local Scrubber Drain),COD次要來源為放流水約占16.5%。由調查結果得知,若能將AOR Drain有效處理,將可有效將IPA與COD減量。
圖2、十二廠六期廠區IPA 與COD 來源調查

測試構想
以含H2O2之AWD結合UV系統處理含IPA與COD之AOR廢水程序。
本計畫構想將含IPA、COD之AOR廢水導入含H2O2之AWD廢水並增設UV系統,應用高級氧化程序UV(ɦʋ)催化H2O2產生OH˙自由基(Redox Potential 2.8 eV),OH˙自由基具有強氧化力,可有效處理與降解IPA、COD與H2O2,並可將AOR與AWR處理後廢水回收再利用,供應次級用水使用,如 圖3。
圖3、AWD (H2O2) 結合UV 系統處理含IPA 與COD 之AOR 廢水程序

批次式測試方法
將以十二廠六期為測試對象,測試水樣取AOR與AWD (H2O2)系統廢水,依照比例1:1共取2公升,並以小型UV反應(14W×2,波長253.7nm)進行反應,反應後廢水將以GC/MS分析有機物結構與產物,批次式測試示意圖如 圖4所示。
圖4、UV/H2O2 批次式反應示意圖

結果與分析
小型批次式試驗
將AOR與AWD依照水源比例1:1共2L進行UV反應(14W×2,波長253.7nm),如 圖5經由反應後發現,處理初期30分鐘COD快速去除由654mg/L下降至308mg/L,去除率達52.9%,且H2O2快速去除由256下降至100mg/L,當反應達180分鐘,COD濃度下降至194mg/L,去除率達70.3%,TOC去除率也達到72%,同時H2O2濃度已下降至1mg/L。由上述結果推論,由於UV/H2O2程序需要有足夠的UV強度與H2O2濃度,反應至180分鐘後H2O2只剩下1mg/L無法使UV/H2O2程序持續進行,所以COD於180分鐘後即停滯無法再被去除,若再添加H2O2將可繼續反應去除COD。另外,IPA經由180分鐘反應後,濃度也由177mg/L下降至0.9mg/L,如 圖6。本試驗UV燈波長為254 nm,可以增加UV強度或更改為185nm,可更有效處理有機污染物。
圖5、AOR/AWR 經UV 高級氧化處理降解COD 與TOC 及H2O2 反應圖

圖6、AOR/AWR 經UV 高級氧化處理降解IPA 反應圖

將上述經反應處理後,水樣由GC與GC/MS分析圖譜結果發現,如 圖7所示,隨著反應時間由0至180分鐘,IPA 滯留時間(於2.88 分鐘)積分面積與濃度快速減少,並且丙酮(Acetone)(於2.47分鐘)積分面積與濃度逐漸增加,經過反應60分鐘後,丙酮逐漸被分解並生成Acetic acid(於6.69分鐘),顯示IPA與丙酮有效被分解並且生成分子量較小有機酸(COD與TOC濃度降低),此結果亦證實UV/H2O2高級氧化程序可有效處理AOR與AWD (H2O2)廢水中之IPA/COD/H2O2有機物。所以未來將可以進行Pilot模組測試,進行大量驗證。
圖7、AOR/AWR 經UV 高級氧化處理降解IPA 之GC/MS 圖譜

含雙氧水之氫氟酸廢水結合UV處理COD與TOC及H2O2
經由AOR導入AWD (H2O2)結合UV成功測試結果,本試驗同時測試含有雙氧水之氫氟酸(以下簡稱HFD)廢水結合UV處理COD與H2O2,共測試三次,試驗結果發現COD與TOC皆可有效去除,去除率最高分別約29.9與19.6%如 圖8,其中第二次試驗中去除率偏低原因可能為當次HFD中含H2O2濃度較低,所以造成氧化去除效率較差原因。
圖8、HFD(H2O2)廢水結合UV 處理COD 與TOC,(左)去除COD,(右)去除TOC

另外,HFD廢水經過化學混凝進入快速沉澱槽沉澱,常含有大量雙氧水產生氣泡,容易造成污泥上浮,造成懸浮顆粒(Suspended solid,以下簡稱SS)濃度上升,提高SS廢水納管排放與管制值超標風險,所以本試驗將藉由HFD (H2O2)經由UV反應去除雙氧水後,並將水樣進行化學混凝與沉降瓶杯試驗(Jar test)模擬,希望到減低HF污泥上浮問題,試驗結果發現,如 圖9左未經過HFD (H2O2)/UV反應程序廢水,因為HFD原水含有高濃度雙氧水,容易產生大量氣泡,造成HFD廢水經由FeCl2混凝後不易沉澱, 圖9右HFD (H2O2)廢水經由UV處理後,雙氧水皆被反應去除,濃度接近於0mg/L,將上述水樣經過化學混凝程序後CaF2顆粒容易沉降,水質清澈,試驗結果顯示UV反應可以有效去除雙氧水,可以有效降低HFD後續化學混凝顆粒沉降問題。
圖9、HFD (H2O2) 廢水結合UV 處理後進行瓶杯試驗,(左)原水,(右)處理後廢水


但是,由於HFD含有大量的F-,F-容易腐蝕UV燈石英材質保護燈管,若將來處理此類廢水需考量先去除F-,或搭配其他廢水源混合後降低F-濃度,再進行UV/H2O2高級氧化處理。
結論
經由本試驗將含IPA及COD的AOR廢水導入含H2O2的AWD廢水並增設UV系統測試,發現以下四點:一、IPA、COD及H2O2可快速被分解,並且可有效降低有機污染物,證實UV結合廠內含雙氧水廢水處理有機廢水方法可行;二、將UV反應後廢水經由GC/MS分析證實,IPA被分解為小分子有機酸,惟須注意IPA 分解過程中生成丙酮需要有足夠反應時間才可以降解成有機酸分子;三、本試驗UV燈波長為254nm,若更改為185 nm,將可更有效與縮短處理有機污染物時間;四、含H2O2之HFD廢水經UV處理後,雙氧水有效被去除,可以減少與改善雙氧水分解過程造成混凝沉澱程序不佳之困擾。
參考文獻
- Prengle, H. W. J., Mauk. C. E. (1978). "New Technology: ozone/UV Chemical oxidation Wastewater process for Metal Complexes Organic Species and disinfection." AIChE Sym., Vol.74, pp. 228-249.
- Shu, H. Y., Hsieh, W.P. (2006). Treatment of dye manufacturing plant effluent using an annular UV/H2O2 reactor with multi-UV lamp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Vol.51, Issue 3, pp. 379–386.
- Huang, C. P., Hsieh, W.P. J. R. Pan, (2007) "Characteristic of an innovative TiO2/Fe0 compositefor treatment of azo dy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Vol. 58, pp. 152-158.
- Hsieh, W. P., J. R. Pan, C Huang (2011). "Enhancement of TiO2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by incorporating zero-valent iron for water contaminant degrad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 48, pp.672-679.
- 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手冊:高級氧化程序在廢水處理上的應用
留言(0)